分布式声源定位关键参数设计及定位算法实现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g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式声源定位技术因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而成为自一战以来的研究热点,并随着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不断深入,其研究涉及声学、信号检测、数字信号处理、电子学、软件设计等诸多技术领域。本文以某国防项目为背景,针对分布式声源定位系统关键参数设计以及定位算法展开研究。论文介绍了声源定位的背景意义、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声源定位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基于信号到达角(AOA)、基于信号到达时间(TOA)、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这3种常用的定位算法。在分析基于TDOA的Chan算法、SX算法以及Taylor算法等目标定位算法优劣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及算法流程;通过对定位误差成因的推导及分析,得出了影响定位系统的关键因素,即目标系统中时延估计值、时间同步以及布站方式。在此基础上,将这三种关键参数的通过定位精度因子(GDOP)联系在一起,逐一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其对精度影响的仿真,结合目标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各项技术的现状,设计了这三个定位系统的关键参数取值范围并进行了指标验证。在此基础上,在Matlab环境下实现了基于Taylor算法的TDOA分布式目标定位算法。为验证定位算法的可行性,搭建了一个采用四声道录音系统室内环境的验证系统。系统采用布设于室内的三支麦克风作为实际音频输入,音源采用人说话声。实验表明,定位算法在试验验证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实际系统的要求。最后概述了通过Visual C++软件设计定位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以及串口基本分类,介绍了如何通过Visual C++建立声源定位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并在该人机交互界面上通过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接着通过Visual C++与Matlab混合编程实现的传感器坐标的采集,将最终的仿真结果显示。实现了Matlab程序跨平台应用,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
其他文献
随着遥感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航空和航天的遥感数据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从影像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地面上的房屋、飞机和汽车等,甚至海面上舰船的结构和纹理也能分辨,使利用遥感
目前随着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去雾已成为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研究方向,在雾、霾环境下,获取的图像会由于大气散射的作用而被严重降质,使图像对比度和颜色发
相位恢复问题是指仅通过信号傅立叶变换(或其它线性变换)的幅值恢复原始信号。由于相位信息的缺失,该问题是一个不适定问题,因此需要利用先验知识确保信号精确重建。在图像处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信号在宽频带上采用地调制模式种类也愈加丰富,通信环境日益复杂。对某一传输信号调制模式的确定,是对其进行自适应接收处理的前提条件,因此
时间统一系统为协调多台测量控制设备完成工作提供统一的标准时间基准。它是现代航天试验、靶场和常规武器试验这一特殊领域而产生的,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于诸如现代通
合成孔径雷达(SAR)具有不受光照和气候条件等限制对地面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观测的特点。近几年,微动目标成像与检测成为雷达领域研究的热点,微动目标图像往往蕴含着对其
EEG信号同步是大脑中各脑区进行信息传播、交互、协调的综合表现,对各脑区EEG信号进行同步研究,对探求不同脑区间的通信原理和透彻掌握脑信息紊乱致使病变的机理意义重大。本
医学影像成像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方式的医学诊断参考依据,在现代医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主流的医学影像成像系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MRI数据扫描时间长且容易受
盲源分离问题是信号处理领域当中一个传统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中欠定盲源分离尤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解决欠定盲源分离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基于稀疏分量分析理论的“两
近年来随着3D内容采集和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视角视频系统积蓄了越来越巨大的商业潜力。很多最初的三维视频系统选择H.264/AVC标准的多视角视频编码扩展标准——MVC标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