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分析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H8151171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生胰腺坏死的临床特征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早期预测胰腺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AP患者509例,其中男性346例,女性163例,男女比例2.12:1,年龄19-99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72小时内入院,并在入院后24小时内完善CRP、LDH、HCT等实验室指标。根据增强CT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即坏死组(94例,占18.5%)和非坏死组(415例,占81.5%);比较两组在一般临床资料、病因、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发症与合并症、实验室指标及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比较单独检测CRP、LDH、HCT或其中任两项联合以及三项联合检测预测胰腺坏死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计算CRP、LDH、HCT的诊断临界值,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各指标超过诊断临界值时AP患者发生胰腺坏死风险。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两组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饮酒史及病前有暴饮暴食诱因的AP患者更容易发生胰腺坏死(P<0.05)。(2)病因比较:坏死组酒精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所占比例较非坏死组高(P<0.05)。(3)临床症状及体征:坏死组入院时呕吐、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及肠鸣音减弱的发生率高于非坏死组(P0.05)。(4)并发症及合并症:坏死组发生胰腺渗出、胰腺假性囊肿、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急性肾损伤、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合并浆膜腔积液的比例均高于非坏死组(P<0.05)。(5)临床经过及预后:坏死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所占比例(62.8%&37.2%)高于非坏死组(10.6%&9.2%);坏死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预后不良的比例均高于非坏死组(P<0.05),且住院费用更高、住院时间更长(P<0.05)。(6)实验室指标:坏死组入院时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s,WBC)、红细胞压积(HC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随机血糖较非坏死组高,血钙(Calcium,Ca)水平较非坏死组低(P0.05)。(7)CRP、LDH及HCT均为AP发生胰腺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CRP诊断临界值为169.50mg/L,AUC为0.656,敏感度为61.6%,特异度为69.9%,阳性预测值为31.7%,阴性预测值为89.0%(OR=2.322,95%CI:1.400~3.854);LDH诊断临界值为342.50U/L,AUC为0.767,敏感度为72.8%,特异度为72.8%,阳性预测值为37.6%,阴性预测值为92.1%(OR=5.322,95%CI:3.223~8.789);HCT诊断临界值为0.425,AUC为0.663,敏感度为65.1%,特异度为60.7%,阳性预测值为27.1%,阴性预测值为88.4%(OR=2.055,95%CI:1.242~3.401)。CRP、LDH及HCT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胰腺坏死的AUC值(0.786)及特异度(73.2%)最高,LDH和HCT两者联合检测预测胰腺坏死的敏感度(86.1%)、阳性预测值(41.8%)及阴性预测值(95.0%)最高。结论:有吸烟、饮酒史,病前有暴饮暴食诱因以及病因为酒精性或高脂血症性的AP患者更容易发生胰腺坏死。对于病程早期即出现呕吐伴随腹膜刺激征及肠鸣音减弱的AP患者,需警惕发生胰腺坏死的可能。CRP≥169.50mg/L、LDH≥342.50U/L及HCT≥0.425均为AP发生胰腺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疾病早期联合检测三者有预测胰腺坏死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植入术后短期(≤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及Clinical Trials.gov等数据库或网站,纳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
如今,肺癌已成为全球男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也遥遥位于众多肿瘤类型的前列。肺癌根据其组织病理学分类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以及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NSCLC又可以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LUSC),腺癌(LUAD)以及大细胞癌、腺鳞癌、类癌、肉瘤样癌多种细胞分型。LUAD是
目的:提高对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及血小板增多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RS-T)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接受芦可替尼治疗的MDS/MPN-RS-T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疗效,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分析。疗效标准参照发表于2015年Blood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MDS/MPN)疗效标准(成人)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积极的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可有效地改善STEMI患者的远期预后。但由于微循环水平血液仍不能完全恢复,使缺血心肌组织未得到有效再灌注的现象称为“
第一部分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差异蛋白的筛选目的:子痫前期是妊娠期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早产、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同位素标记的绝对-相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对血清进行质谱和相对定量分析,筛选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初步探讨差异表达蛋白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目的(1)制备新型、高效的海藻酸钠-羧甲基壳聚糖/银纳米粒/卡那霉素抗菌水凝胶(Alginate Dialdehyde-Carboxymethyl Chitosan/Silver Nanopa-rticles/Kanamycin antimicrobial hydrogels,DCSK),增强其抗菌活性。(2)开发基于L-天冬氨酸(L-aspartic Acid,L-asp)功能化的金纳米粒(As
目的以ICF理念作为指导,通过对上颈段(C1-C4)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进行系统的评估、优化治疗及康复方案等形式,观察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构建上颈段SCI引起上下肢瘫痪患者上肢功能的ICF康复干预模式。方法选择2018年元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颈椎手术治疗,之后转我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的52例上颈段SCI引起四肢瘫的上肢功能障碍患
研究目的:(1)了解广西成年居民膳食营养摄入状况。(2)分析并评价广西成年居民膳食模式与膳食质量。(3)了解广西成年居民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膳食相关慢性病的患病情况。(4)分析广西成年居民膳食相关慢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提出可行性预防与控制措施,为今后开展营养干预、提高膳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基础。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15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的第十次追踪随访
目的:复方雷公颗粒(Lei-gong-gen formula granule,LFG)是由雷公根、墨旱莲和土茯苓三味药材组成,当地居民常用此三味药材代茶饮,是广西壮族民间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剂。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阐明LFG降压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靶点,初步明确LFG“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降压作用的效应物质和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采用自发性高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指标与术后各临床观察指标的关系,并探讨营养状况指标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营养状况指标主要包括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