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与人性的真实再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_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词汇。网络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能够以隐匿和篡改的身份生存的虚拟空间,催生了一种与现实生活异质的虚拟生活。它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扮演与现实生活迥然不同的新角色,使人们摆脱了在现实中的种种约束和不自然,使人们卸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重面具。人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人本性驱使的。网络给人性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人的好奇心、表现欲、情感交流需要、宣泄需要等等都在其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网络就像一面“魔镜”,把人性通过各种网络行为反射出来。造成人性在网上真实再现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人自身的精神追求,二是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三是网络社会规范的不健全。 人性在网上的再现,一方面有利于缓解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因各种压力所造成的心理负担,有助于促进人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人在满足自身欲望、利益的同时放弃了对理性的追求、降低了人本该有的责任感、道德感,呈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强人的道德感、控制网络中不道德行为的发生,使网络能够完全地为人类谋福利,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地域辽阔,交通发达。随着经济发展,外来物种通过贸易、旅游、交通运输等多种途径进入我国,其中相当一部分引起了生物入侵,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
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权力关系。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和《南方周末》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2004年作为研究时段。首先采
版面风格是报纸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长期的版面编排实践中积淀、凝聚而成的版面特色,是报纸个性化和成熟的标志。版面风格体现在报纸版面内容与表现形式各种要素中,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普遍的需要人们具有善于学习和适应各种变化与挑战,解决各种陌生甚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一变化引起了人们对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重于应试的状况的思
苏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 )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是符号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继承和发展了怀特海的逻辑符号论和卡西尔的人类文化符号理论。她认为
科技经费的投入,关系到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基层政府的县级政府,是我国政府组织纵向结构的基本单元,其整体的科技势力和经济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整体的国际竞
国外最新的债务契约治理结构研究对于我国国有独资银行未来改革能提供很多有益的帮助。但这种理论应用于中国这种转轨经济国家,必然涉及很多制度方面的障碍。本文采用契约理
建筑的能源使用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带来的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有关建筑生命周期能耗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先后在欧洲、北美
随着中国加入WTO 以及经济全球化,随着竞争的加剧,专业分工的细化,企业开始将主要精力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主要技术的研发和主要部件的生产之外,越来越多的业务被外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人才计划”,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和主体,就必须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我们国家的许许多多的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