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激动剂及拮抗剂对2型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取8周db/db小鼠20只及野生型小鼠5只,分别测体重及随机血糖。经腹腔注射麻醉后行双眼视网膜光相干断层成像检查(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根据随机血糖值将db/db小鼠分成三组,令三组间随机血糖及体重无差异(P>0.05)。将这三组随机分配为激动剂组(MR409)、拮抗剂组(MIA602)及对照组(DMSO),每日分别于皮下注射药物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MR40915μ g(15μ g/0.1ml)、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MIA6025μ g(5μ g/0.1ml)或0.1ml5.5%甘露醇(含0.2%二甲亚砜)。非糖尿病小鼠为野生型组(wild type,WT),与对照组处理相同。 测量注药后第6、13、20、27天体重及随机血糖。在注药前,注药后第7、14、21、28天经腹腔注射麻醉后行双眼OCT检查,在第14及28天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在第29天经腹腔麻醉小鼠,4%多聚甲醛灌流,取双眼,制成冰冻切片,HE染色后观察视网膜厚度及神经节细胞,并应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情况。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体重及血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视网膜厚度及TUNEL染色结果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显著性差异水平为0.05。 结果:DMSO、MIA602及MR409组在注射药物前、注射药物6天、13天、20天及27天的体重及血糖均比WT组高(P<0.05*),但MR409组、MIA602组与DMSO组比较无明显差异。OCT检查中,在注药后7天、21天及28天测得OCT图像上WT组NFL-IPL厚度比DMSO组厚(P<0.05*)。总视网膜厚度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别。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发现注药前、注药第14天及注药第28天四组小鼠均未发现可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征象。HE染色中MIA602、MR409组、WT组与DMSO组的NFL-IPL、INL、OPL、ONL及合计厚度比较无明显差异。MIA602组(9.33±7.17个/切片)、WT组(31.00±26.43个/切片)比DMSO组(97.50±29.33个/切片)神经节细胞层凋亡的细胞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409组比DMSO组凋亡的细胞数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皮下注射MIA602能有效减少db/db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为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