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金融也逐渐衍生出新的模式—互联网金融,以P2P网络借贷最为典型。P2P网络借贷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个人对个人或个人对企业借贷的一种创新借贷模式,在交易发生时不通过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P2P网络借贷起源于英国,2007年引入中国后发展迅速,平台数量和成交量增速很快,截至2019年2月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累计6452家。可以说,P2P网络借贷对于推进金融创新、改变传统金融模式、扩宽融资渠道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P2P网络借贷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平台跑路、诈骗等事件层出不穷且呈上升趋势。2018年6月发生的P2P平台集中暴雷事件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其风险管控的缺失,截至2019年2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已经超过平台总数的80%,频发的暴雷事件严重影响该行业的平稳发展。首先,本文在对P2P网络借贷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国内外典型P2P网贷平台的运营模式和风控措施进行研究,梳理出了几种我国目前最为典型的运营模式,包括纯中介模式、复合中介模式、债权转让模式等,其中债权转让模式是我国创新性开展的,解决了投资人与借款人不好匹配的问题,增加了投资人的资金流动性。同时对各平台的风险来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网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政策风险等,并结合典型暴雷平台“草根投资”进行事件分析,从信息披露、虚假宣传、银行管存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其暴雷的成因及特点,发现平台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法和Critic法两种客观赋值法对我国40家典型网贷平台进行了风险测评,结果显示网贷平台评级合格的仅3家,近一半的平台属于危险平台,整个行业风险集中度偏高、形势严峻。而不同评级的平台,面临的首要风险尽管不同,但在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控制方面评分都较低,需要重点关注与防控。而不同特征的平台在风险得分上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股东背景、运营时间对风险总得分有正向影响,平均收益率则是负向作用,而债权是否可转让对风险总得分影响不大,但对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得分影响较大。最后结合全文从贷款平台、监管部门和借贷双方三个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