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障碍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且在女性中更为高发。围产期女性受抑郁困扰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心理健康问题。更因为围产期女性特殊的生理状态及对母婴安全的特殊要求,她们的抑郁障碍之最优解决方案是心理治疗。目前国内对围产期抑郁障碍的研究多停留在初期的流行病学阶段,缺少心理病理机制、自然转归、心理干预的有效性等相关研究。 研究目的: 本研究依据抑郁障碍的社会认知理论,以纵向研究和多时点观察为研究方法,以症状学表现和自然转归为结果变量,探究围产期抑郁障碍的自然转归趋势以及相关可能影响因素,并建立可能的产后抑郁预测模型,进而期望通过自然转回和趋势预测来提出可能的管理策略及有科学依据的干预时点。具体目标为:(1)围产期抑郁障碍的自然转归趋势;(2)基于多个时点的产后抑郁预测模型;(3)认知心理因素在围产期抑郁中的发展变化过程。 研究方法: 研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产科常规临床环境中进行,所有孕妇都是由产科入组围产期追踪后,进行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产后14天和产后42天五个时间点,跨度11个月的追踪随访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32名研究被试的纵向追踪数据,(1)采用潜类别增长分析模型评估围产期抑郁障碍在多个时点上的自然转归趋势;(2)采用贝叶斯定理评估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之间的关联效果;(3)采用卡方检验探究围产期各个阶段的相关影响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产后抑郁的预测模型;(4)基于围产期抑郁的自然转归类别,分析认知心理因素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 (1)围产期抑郁障碍在五个研究时点上的发生率:孕早期36.3%,孕中期17.7%,孕晚期24.8%,产后14天20.3%和产后42天12.4%,且抑郁的严重程度以轻度抑郁为主。 (2)围产期抑郁障碍的自然转归存在四种类型趋势:正常趋势67.9%,轻度抑郁好转趋势16.9%,轻度抑郁波动加重趋势11.3%,中重度抑郁缓解趋势3.9%。 (3)75%的产后抑郁女性在孕期就存在抑郁症状,且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及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不同阶段的围产期抑郁发生。根据产后抑郁logistic预测模型:p(y)=1/(1+e^(17.361-3.8×孕晚期抑郁得分-1.014×孕中期抑郁得分+0.564×孕早期抑郁得分),可知孕期三个时间点的抑郁状况是影响产后抑郁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4)在轻度抑郁波动加重的自然转归类别中,认知心理因素得分在产后阶段呈现出明显上涨的发展趋势,且不同于其他三类自然转归类别下的趋势;此外抑郁总分在轻度抑郁波动加重的自然转归类别中也呈现出相反的下降趋势。 研究结论: (1)围产期抑郁障碍存在多种自然转归趋势,且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之间存在较强的预测效力。故围产期抑郁障碍的管理必须从孕早期开始,进行多时点的追踪监控。 (2)认知症状在产后抑郁的发展中表现出逐渐增加的影响作用,提示负性的认知或信念是导致产后抑郁障碍加重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提示认知行为治疗是围产期抑郁障碍非常必要的干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