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积累与贸易质量变动 ——中国的证据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步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时代。与之相对应,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正在经历这种巨大的变革。因此,如何实现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也就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贸易理论家们就此从各个不同的视角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推进外贸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四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和大量的人力资源培训为我国积累了较为丰裕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我国外贸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何种作用?人力资本积累又如何作用于外贸质量?它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将起到多大的作用?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于人力资本积累与外贸质量变迁之间关系的文献尚不多见,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也缺乏明确而可信的答案。本文旨在为上述问题增添一个可供选择的答案。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作用于贸易质量的机理:1、从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视角来看,人力资本的集聚会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吸引其它相关要素集聚,人力资本丰裕的地方也更容易产生分工与协作,发挥结构红利,促进产业结构的自发演化,使贸易质量得到提升(即人力资本的要素功能);人力资本积累还会通过知识外溢和“干中学”来诱发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出口产品竞争力,改善贸易结构(即人力资本的效率功能)。2、从国际贸易分工地位演变的视角来看,高人力资本和低人力资本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在这一差异维持不变的基础上,高人力资本会成为企业更青睐的雇佣对象,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发展中国家可以逆转比较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贸易质量提升。3、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来看,不同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会带来人力资本存量与结构层次的不同表现形式,随着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人力资本的生产与消费功能的互动作用促使社会分工不断得到深化,加速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促进就业结构改善,体现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社会共享性,从而间接地促进贸易质量的提升。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计量模型,运用我国2002-2014年17个行业的样本数据,分别从全样本和分样本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积累与贸易质量变动间的关系,发现:从全样本回归分析来看,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结构越合理,对贸易质量的提升越有利,并且在不同类型人力资本中,创新型人才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从分样本回归分析来看,人力资本在产业间存在不均衡现象,由于第三产业本身的行业特性,人力资本存量相对较高,结构也相对合理,人力资本积累对第三产业贸易质量的提升作用高于第二产业。
其他文献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愈来愈成熟,智能终端迅速在各个领域普及,二者的结合让线上各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也是炙手可热,尤其是在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爆发之期,当线下教育已经变得不可能实现的时候,许多家教育机构都推出了线上教育的模式,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线上教育。线上教育的发展前景越来越被各路资本看好,这也导致了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线上教育虽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依然存在着传
2018年我国二级市场股价单边下行,同时受再融资新规影响,并购方配套融资无法实现锁价,导致上市公司在并购活动中的股份支付能力以及现金支付能力均显著下降,使我国并购重组市场的活跃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并购交易数量和并购交易金额都较2017年有所下滑。为促进并购市场上交易双方的有序谈判与博弈、恢复市场交易活力,证监会于2018年11月1日发布公告称将积极推进定向可转债作为并购重组交易支付工具的试点工作。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基金市场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国内城乡家庭财富不断积累。投资者拥有资产配置的需求,但个人投资者受制于专业能力,难以同时投资于各类资产。公募FOF通过专业的资产配置方法将资产投资于各类基金,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那么公募FOF在我国的实际绩效表现如何,能否充分发挥其资产配置优势呢?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公募FOF资产配置绩效问题。本文以首批公募FOF为案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税收法规政策也在不断快速的调整中,纳税筹划对各企业和纳税人的作用越来越重大,影响越来越深远。进行纳税筹划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减少税款的支出,进而增加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而且能够促进企业整合现有资源,规划产业布局,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利好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依托创新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软件开发、电子信息行业发
建筑业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周期,建筑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建筑项目盈利的关键在于成本管理。建筑企业往往是把目标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单纯的成本控制方法,忽视目标成本管理的综合性,对全过程控制与优化分析重视不够。建筑企业应转换传统成本管理观念,推动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强化项目全过程成本管控,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论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目标成本管理等相关理论,拟定了案例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在理论分
并购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外延式发展途径。随着“并购热”的出现,我国不少上市公司进行并购的频率以及并购的溢价率都在上升,因此,我国企业呈现出的连续并购以及高溢价并购的特点逐渐突出。但是连续高溢价并购对于企业而言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会为企业在后续的日常运营及资源整合中带来巨大的风险。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金一文化2014至2017年的并购事件为例,分析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大经济体经历了一轮快速的发展,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区域性甚至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获得到了巨大的成长空间,但风险总是如影随形,当其转变为实质性事件时,小则令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受损,大则产生蝴蝶效应波及全行业甚至全球,基于这一现实,企业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企业界及监管机构的关注,也取得的长足的进步。Z公司作为一家境内外同时上市的石化央企的省级销
PPP(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模式在国内发展已近10年,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19年1月末,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管理库累计8735个、投资额13.2万亿元。随着PPP项目陆续竣工,许多项目已进入到项目运营期,在负债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的双重压力下,不少企业不堪重负,期望通过PPP项目资产的转让和交易,降低负债或加强现金流,从而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资产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中并购重组交易数量与规模的不断扩大,监管层基于提高并购效率、保护并购方利益的初衷,设计并引入了业绩承诺补偿制度。这一基于估值调整机制的契约形式创新在并购重组中被交易双方广泛使用。然而随着承诺期间的结束,业绩承诺未实现的案例也频繁爆出,上市公司业绩变脸、股价下滑等经济后果频现,承诺义务人失诺的同时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业绩承诺制度在适用的同时也衍生出众多新的风险。因此,如何在并
当今中国经济体系中,小微企业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主体,贡献了半数以上的GDP,并提供了我国80%的就业岗位。然而,税负压力大是当前绝大多数小微企业面临的普遍状况,使得其生产经营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新税制改革以来,国家在推进“营改增”的同时,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相比税改前,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纳税筹划空间。然而由于部分小微企业难以科学合理地纳税筹划,导致税改的政策非但没有缓解一些小微企业的税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