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观察组(应用增液益气通便汤)与对照组(应用芪蓉润肠口服液)的对比,观察研究增液益气通便汤在临床治疗便秘的疗效,并进一步讨论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便秘患者64例,按就诊时间的先后分别编号为1-64。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将64例受试者完全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组(应用增液益气通便汤)与对照组(应用芪蓉润肠口服液)的对比,观察研究增液益气通便汤在临床治疗便秘的疗效,并进一步讨论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便秘患者64例,按就诊时间的先后分别编号为1-64。通过SPSS25.0统计学软件将64例受试者完全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增液益气通便汤,每日1剂,煎药取汁400ml,分早晚口服;对照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持续用药8周后停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主症及次症评分变化、结肠传输试验变化、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及停药4周后的病情变化。将以上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观察组中无效、有效、显效和痊愈所占比例分别为13.33%、40.00%、36.67%和10.00%,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无效、有效、显效和痊愈所占比例分别为26.67%、50.00%、20.00%和3.33%,总有效率73.33%。两组对比P<0.05,提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临床症状总评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总评分进行对比,P值均<0.05,表示两组的临床总评分在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提示两组在改善总体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在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评分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3)临床主症评分对比:各组临床主症评分的治疗前后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改善临床主症的效果明显;通过治疗后两组间临床主症评分比较,在改善粪便性状、排便频率和腹胀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排便费力、排便时间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临床次症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次症评分对比本组治疗前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改善临床次症的效果明显;通过治疗后两组间临床次症评分比较,在改善乏力懒言、气短神疲方面观察组疗效更佳(P<0.05);在改善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形体消瘦、心烦少眠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5)复发率对比:通过治疗结束后4周的随访,观察组复发5例,对照组复发11例,两组复发率对比有明显差异,提示观察组的维持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6)客观指标对比:通过结肠传输试验剩余标记物数量的对比,提示两组在改善结肠传输方面均有明显效果(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标记物剩余数的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两组改善结肠传输无统计学差异(P>0.05)。(7)生存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治疗前皆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均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在提高生存质量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增液益气通便汤在治疗便秘气阴两虚证临床疗效显著,在缓解便秘症状、提高便秘患者生存质量和维持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供临床参考应用。
其他文献
干旱、高盐、低温等逆境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DREB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的逆境胁迫应答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从普通烟草品种K326 (Nicotiana tobaccum)中分离克隆到新的DREB转录因子基因,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揭示DREB家族的调控机制,为以后利用其改良烟草综合抗逆性提供了研究基础。本
目的:观察溃复康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溃复康方对比锡类散的疗效差异性,以探索其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对照试验,病例来源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治疗的溃疡性直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共收集符合试验标准的患者6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溃复康方,对照组给予锡类散,两组均经肛保留灌肠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心脏康复8E管控临床路径后运动耐量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心脏康复8E管控临床路径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改善运动耐量等提供依据,促进心脏康复理念的普及。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住院和门诊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E管控路径组)、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性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与参考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调肝理脾方,对照组给予鳖甲煎丸,12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肝功能、瞬时弹性成像检测值、APRI评分进行综合评价,并评估用药安全。结果:1
目的:比较黄连紫草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与单纯的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Ⅲ期难愈性压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以期为今后压疮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0例符合标准的Ⅲ期难愈性压疮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依次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换药;试验组:给予黄连紫草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换药,
微生物木聚糖酶广泛应用于纸浆生物漂白、饲料添加剂、面团改良、及功能性低聚木糖制造等。本实验室筛选的黑曲霉A-25是一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由它分泌的β-1,4-内切木聚糖酶的最适温度为48℃、最适pH为3.8,不利于在高温高碱的生物工程环境下使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和相关软件对本实验室的来自黑曲霉A-25木聚糖酶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分子模拟后发现,该酶分子的N-端由5个氨基酸组成的残基和C-端2个氨基酸组成
目的:观察理中和胃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依据及价值,为治疗本病提供新的参考方案。方法:选取2019.1-2019.10期间就诊于河南省中医院消化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艾普拉唑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理中和胃方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中医证
背景:食管癌(Esophagus Cancer,EC)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主要的病理类型有鳞癌和腺癌。我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类型是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其病理机制复杂且互相影响。炎症贯穿肿瘤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因此,阻抑炎症反应对于提高ESCC的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ESCC的炎症反应涉及不同的细胞类型、细胞因子、
细胞间信号传递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至关重要。小肽作为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通过与质膜类受体蛋白激酶胞外域结合,激活下游信号,行使相应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小肽和受体的关系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信号通路意义重大。拟南芥基因组编码约1,000种小肽和600多种类受体蛋白激酶,但目前只有少数配体(小肽)-受体(类受体蛋白激酶)得到鉴定。编码小肽和类受体蛋白激酶的基因通常属于多基因家族并且仅在某些特定细
随着国家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不断推进,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传统的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已逐渐向多元化主体合作治理模式转变。本文以合作治理机制理论框架为分析基础,选取广州市泮塘五约社区微改造的合作治理项目为研究案例,分析了在我国社区更新改造中,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如何形成合作参与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过程,对社区更新的合作治理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