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掀起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经济开放的国家在享受金融深化带来的发展机会的时候,也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困扰,一些国家正经受着金融危机的煎熬。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严肃思考一些重大的问题:金融自由化是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金融强势中,金融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内生过程,金融越来越具有一种趋势,即独立于实体经济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是,金融果真能够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吗?如果说金融独立于实体经济是一种趋势,那么,金融独立是否有一种客观的合理界限,这种界限是否是实体经济的可承受性,并以此来约束金融的发展,来为实体经济服务?否则,这种发展的最终结果如何?是爆发一种广泛和全面的金融危机才能抑制金融过分发展?凡此种种问题构成了我们最初选定“金融独立性”作为我们研究主题的初衷。 我们认为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金融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内生需要,随着这种关系的演进,分工专业化促使金融变成一种独立的具有高度综合的独立产业,从而形成金融的相对独立的发展趋势。但是由于金融的独特性,作为分配资源的最重要的工具和自身的资源性的二大特点,以及全球经济资源分配机制的重大缺陷,造成了金融异化的现象,从而形成了金融泡沫和金融风险机制。 金融独立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独立化的趋势是绝对的,而独立性则是相对的。金融的发展必须受到约束,约束的条件就是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或者经济的潜力,这就是论文所指出的金融边界。在边界内,一切金融活动不会酿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超过这种边界,就会形成金融独立性的极端形式—金融异化。金融异化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潜力,即金融泡沫化,而走上最终自我毁灭的道路,这是一切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个防范金融风险的边界指标体系,包括货币市场的边界指标体系;资本市场的边界指标体系;国家债务指标体系;国家外汇储备指标体系等若干指标。当然,作者也指出,在边界内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形,即金融发展不足的问题,尽管这种现象不会发生金融危机,但是金融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对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不论是自然演进,抑或是外生的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安排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金融独立性及其边界理论与实证研究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绝对独立的衡量标准,金融的好坏只能在一种特定的经济环境中进行评价,即金融对经济的相对作用来评判,用帕累托改进来衡量金融在各国经济中的效率问题。因此,一国经济决策部门要审时度势,制定出符合金融发展规律的发展计划,币确利用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论文分上下两篇,共十二个部分。_七篇为理论分析,包括导言和四个章节;下篇为实证部分,包括七个章节,在分析以往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基本的金融边界指标体系,然后对中国主要的金融子系统进行实证分析。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提出若干金融范畴,包括金融独立性、金融异化、金融边界等。同时对金融独立性的形成、现代机制、以及特征都作了较细致的分析,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 我们认为,金融独立性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现象,是金融内在要素自我强化的一个特征,是一种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和发展趋势,尽管是相对的独立。 金融异化则是金融的发展和金融独立走向极端而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一般表现形式是金融恶化,极端形式式金融危机。金融从本原上讲是为经济服务的,但是,金融的这种本质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演进到今天的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条件下,过度发展的金融则完全走向自己的反面,其功能甚至发生质的变化,即经济的发展是为金融的存在服务,尽管这种奇怪的现象一般不会存在很久。 金融边界的概念,主要是基于金融独立性与金融异化的分类需要而设计的,它是指金融独立性与实体经济合理关系,在金融边界之内,金融会达到帕雷托加改进状态,增进社会整体福利,而无金融危机之虞。超过这个边界,则为金融异化,随时会发生金融危机。论文进一步提出四种边界,即产业边界、要素边界、总量边界和国别边界。 (2)金融制度与经济制度因果关系理论。我的基本观点是一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之一:经济起到基础性作用。 但从现代经济现象上看,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往往产生一些主次颠倒、本末背离倾向,因此在形式上更多的表现为反因果关系或者是一种平行关系,而且相互间的适应性在表面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然演进的过程。网补j同女“‘ 金融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制度安排则是更晚的事情。从金融制度的形成机制来看,它是经济过程的派生制度,是经济制度的卜一部分。经济制度决定金融制度,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的配套运行。 因果关系之一:金融的主导性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金融的巨大发展,而且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