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碳酸钠对黑臭沉积物中土著菌群与无机硫循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城市河道污染问题严峻,治理黑臭水体是国家和地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黑臭沉积物的研究是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基础。过碳酸钠(sodium percarbonate,SPC)作为一种高效的氧化剂在土壤、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降解已有研究,但尚未见关于SPC作用于黑臭沉积物中的相关报道,且有关SPC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了解极少。据此,本文以城市河道的黑臭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在探索SPC剂量对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菌群影响的基础上,从无机硫循环的角度结合过氧化氢和碳酸钠的作用特点,探讨了SPC在黑臭沉积物治理中对土著菌群及无机硫循环的作用机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
  (1)通过单次不同投加量的对比实验,发现了表征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多种参数变化与SPC的剂量呈线性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提高SPC的剂量,可以促使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下降,pH值、可溶性无机盐(硫酸盐、磷酸盐、硝酸盐)含量和可溶性有机碳以及酸可提取态重金属离子含量均呈现升高趋势,重金属的生物风险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风险会逐渐下降。
  (2)SPC处理可显著提高沉积物中具有发酵、尿素水解等化能异养型的菌群丰度,但不影响原有沉积物中Caldisericum、Leptolinea和属于Anaerolineaceae的菌属的优势地位。表现为:在碳利用活性方面,中等剂量的SPC处理对菌群的碳利用活性持续性更长、糖类利用活性最高,但会抑制胺类的利用活性;高剂量的SPC处理会降低菌群的碳源利用多样性。在系统发育分类水平方面:高剂量的SPC处理会降低菌群的alpha多样性,富集的菌群主要属于厚壁菌门、梭菌纲、Petrimonas属和Proteiniclasticum属,中剂量SPC处理富集的菌群主要属于alpha变形菌纲和Brevundimonas属;不同剂量下的SPC处理抑制的菌群主要属于酸性菌门、嗜热丝菌纲、全嗜菌纲和Sulfuricurvum属。
  (3)SPC处理后,沉积物中产生的可溶性物质的含量变化与土著菌群变化特性呈显著的相关性。首次发现SPC是通过CO32-的碱性调节作用与H2O2作用可提高沉积物中的可溶性有机物(类富里酸和类蛋白荧光物质),被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所利用并产生了小分子有机酸(甲酸、乙酸、乳酸等),为土著微生物提供多种电子供体或电子受体,刺激土著菌群的代谢活性。首次揭示了SPC处理在黑臭沉积物中新的作用机制。
  (4)SPC在黑臭沉积物中对无机硫循环的影响是Na2CO3水解产碱作用和H2O2的增氧作用共同引起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发现SPC中H2O2的增氧作用是短暂的,CO32-的水解产碱作用更强更持久并缓冲了H2O2的氧化作用:一方面,Na2CO3水解产碱引起pH值升高,使沉积物中的S0遇碱分解为S2O32-和HS-以及促进部分硫呼吸细菌丰度提高产生S2O32-,与此同时,SPC中H2O2分解的O2激活硫氧化菌中的好氧sox途径促进S2O32-向SO42-转化;另一方面,SPC加入后引起的pH升高和ORP(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下降,持续抑制了硫酸盐还原菌(Desulfovibrio和Syntrophobacter)的生长,导致SO42-的积累;当产生的O2被完全消耗后,硫氧化菌的有氧呼吸停止,细菌的同化硫酸盐还原过程使SO42-呈下降趋势。
  本文揭示了SPC作为黑臭沉积物原位修复试剂的作用机制,更新了SPC在厌氧环境中影响微生物菌群及代谢功能的认识,为SPC应用于污染环境的原位修复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几十个国家积极参与,然而这个战略要想实现却是一项复杂、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从国家层面来讲意义重大,对企业来说又是无限潜在的商机,但由于正式提出的时间只有二到三年(2013年提出),而“一带一路”所涉及区域又很广泛,情况纷繁,到底如何实施,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很好的系统研究。当然经济实践特别是牵涉到许多国家经济活动,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研究透彻才开始,许多
学位
由于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人们试图找到消费这些剩余的有效方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我们目睹了共享经济的兴起。如今全球共有16个行业280多家公司提供即时需求商品或服务。在美国,共享经济从超过2200万消费者中吸引了超过570亿美元的年度支出;在中国,数据显示,2017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到了57220亿元。不同于传统单边市场企业集中调度供应,双边市场即时需求服务平台的服务提供商(或劳工)
从三十多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看,通过推进政企分开、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试点、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国有企业逐步转换经营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企治企,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配置,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结构不合理、能力不适应、活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
学位
近年来无线物联网设备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无线医疗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源管理系统向超低功耗、高效率和高集成度方向发展。电池和(或)新能源供电的自供电物联网设备需要超低功耗设计使设备供电系统具有超过10年以上的寿命,这就需要超低功耗电源管理技术。无线物联网设备的电源管理系统要求高效率和高集成度,电源管理单元(PMU)将传统的多路多类型电源管理器件整合到一个芯片中,有助于降低系统
城镇化作为城市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人口、产业等诸多因素,直接关系到人类发展、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等至关重要的社会问题。因而,城镇化的研究,尤其是城镇化发展以及变化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社会发展动向、理清城镇发展弊端、制定城镇发展政策、规划城镇空间布局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逐渐突破了传统地域空间的束缚,实现了不同
学位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直流输电由于其输送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等诸多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当直流输电工程单极大地运行时,大量的直流电流入地导致大范围地表电位分布的不均匀,从而导致了交流电网变电站变压器中性点通过直流电流,产生直流偏磁现象,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要对直流电流分布问题进行计算和分析,大地模型的建立是极为重要的一步。由于直流输电工程输送距离远,直流电流穿透深
学位
自从2009年有机-无机杂化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一次问世以来,经历了非常快的发展速度。光电转换效率从当时的3.8%,到现在已经达到了23.7%,非常接近硅太阳能电池。由于有机-无机杂化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低成本、制备简单等优点,极有可能成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但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差以及含有毒重金属铅(Pb)这两个致命的弱点,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
学位
在过去几年里,有机太阳电池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非富勒烯受体的开发和器件工程的发展,单结有机太阳电池已经取得了超过16%的光电转换效率。为了进一步推动有机太阳电池的发展,需要发展能够在厚膜状态下仍能取得高效率的有机太阳电池材料(包括界面材料和光活性层材料)以满足大面积加工技术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发展基于高效有机太阳电池的厚膜加工工艺、绿色溶剂加工工艺,制备可绿色溶剂加工高效大面积有机太阳电池。
学位
近年来,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难题。这迫使人们要不断探索高效的清洁能源存储手段,锂离子电池便是其中一种绿色而有效的储能技术。然而,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锂离子电池在成本、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性能等方面难以有所突破。和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相比,有机电极材料则拥有比容量高、种类丰富、成本低廉(主要是碳、氢、氧、氮等元素)、可持续性等优点。另外,有机材料的机械强度与
随着我国城市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城市与工业固体废弃物随之产生。据统计,2017年,我国排放了超过3亿吨的城市固体废弃物以及33亿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此同时,作为水泥生产大国,我国水泥工业每年消耗了大量的石灰石、煤等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将废弃物作为替代原料或燃料用于水泥熟料的生产,既可以解决固体废弃物带来的环境问题,还可以减少石灰石、煤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是水泥工业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