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疾病的新类型等因素,使各国的医疗保障制度都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入手,对现行的各种医疗保障制度按照支付方划分为国家保障、第三方付费和个人储蓄三种类型。这种划分有助于剖析医、患、保三方的博弈关系,进而辨别在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下和一个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同阶段,这三方关系是如何演变的。管理型医疗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种集医疗服务提供和经费管理为一体的医疗保障模式,它协调了医、患、保三方的关系,解决了逆向选择和医疗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各国在面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财政不堪重负的困境下,政策选择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管理型医疗的道路。医疗服务是公共产品,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政府依靠它来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公平。同时它又是有限的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拥挤性”,政府必须从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消费的过快增长。本文分析了代表国家保障制度模式的英国NHS系统、代表第三方付费制度模式的德国法定医疗保险和代表个人储蓄制度模式的新加坡储蓄医疗近年来借鉴管理型医疗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传统的福利型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正在向社会医疗保险过渡,政府角色具有更多的保险人特征,社会弱势群体通常处于这个保护体系之外。1998年开始实行的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管理也属于管理型医疗。本文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中国医疗保险改革的试点城市镇江进行了调研,运用评价指标从覆盖率、缴费率、医疗可及性和经济负担程度等方面对镇江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作了初步评价。这一新的管理医疗模式将为中国的医疗保险迈向更高的健康保障模式提供契机。这部分分析和评价是本文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在分析了中国医疗保障的改革趋势后,本文提出中国式管理型医疗要建立以健康公平为价值取向,科学付费机制为基础的多层次全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