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关于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不足,如两者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变化会呈现怎样的变化、突发事件造成的结构突变对两者的波动关系有怎样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均值溢出和结构突变下的波动相关性两个方面研究了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的互动关系。在均值溢出研究中首先由于新的数据和方便下文分析,我们基于VAR模型分析了它们的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接着利用HJ检验和DP检验研究两者的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使用TVP-VAR模型来考察两者之间的时变影响程度。而在结构突变下的波动相关性研究中我们利用ICSS算法来定义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的结构突变,然后构造考虑结构突变的DCC-GARCH模型来研究忽略和考虑结构突变两种情况下的两者波动相关性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存在双向的均值溢出,其中美元汇率对原油价格单向的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结果与部分研究保持一致,而我们新的发现是存在原油价格对美元汇率单向的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两者的时变分析总体上支持了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而美元汇率在短期对原油价格有更稳定和更强的负向影响,表明了美元汇率在两者间的均值溢出中可能起主导作用。但自2012年后这种影响呈现减弱趋势;忽略结构突变会使的单一的原油价格或美元汇率的波动集聚被高估,而原油价格的波动集聚被高估的程度大于美元汇率,表明原油价格比美元汇率更容易受到突发事件引起的外部冲击的影响;结构突变在局部对两者的波动相关性有重要作用。结构突变被忽略会减弱两者正向的波动相关性,而较明显的加剧两者负向的波动相关性,其中在金融危机期间最为明显。这些表明存在外部因素会抑制两者同向的波动传递,而对两者的反向风险传染起到增强作用,2008年的金融危机确实对两者的波动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本文根据这些实证结果从建立我国原油战略储备、减少我国对原油进口的依赖性、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分散个人投资四个方面对我国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