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让各国间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作为世界经济、政治新闻报道的主要传播阵地之一,《经济学人》杂志中的文章能让我们第一时间深入了解和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态。而集合《经济学人》杂志中词汇偏好、语法规则的知识密集型参考工具书《经济学人风格指南》,则能对读者正确和深入理解世界政治、经济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尽管国内外学界对于翻译目的论的研究成果颇丰,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指导广告、科技、文学及电影文本的探索上,从目的论层面对参考工具书进行分析研究的作品并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选用研究《经济学人》杂志用词最为完善的参考工具书之一——《经济学人风格指南》第十一版第一章为研究对象,目的是通过翻译实例的分析和研究来探讨目的论在参考工具书翻译中的实用性及必要性。本文将翻译目的论与笔者译本相结合,从词汇、句法及翻译策略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探讨该理论用于知识密集型工具书翻译实践的可行性,从而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参考工具书的翻译具有以下特点:用词专业、严谨,造句简洁、准确,且大量采用条件句和时间状语从句。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目的论作为理论指导,强调翻译的目的,并在最后得出结论:在工具书的翻译中,应该严格规范词的写法、释义、用法、例证,体现工具书的庄重及规范性,并保证语言通俗易懂,让读者易于接受。主要表现在:处理词汇时,谨慎选择适当的词义,规范语法规则,确保表达准确生动,在目的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必要时可以调整词的搭配及采用增译、减译法、零翻译等来保证翻译目的达成;处理例句时,为易于读者理解,可以调整句子的结构和顺序,让其更符合中文逻辑,表达也更地道。本文希望通过翻译目的论和对知识密集型参考工具书的翻译实践研究,总结出一些翻译策略,为今后的工具书翻译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