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当前部分党员思想松懈、意志衰退、贪污腐败,言行与党的性质和宗旨背道而驰,较为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危害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鉴于此,党内专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保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个背景下迅速在全党上下展开。在2013年8月1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这引发了广大学者对党性、人民性关系的研究热。本文以这两个时事热点为依据,力求找到群众路线与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群众路线的视域对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问题展开研究,以全新的、实践的视角来阐述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并对党群关系的构建作了一定研究。群众路线对于理解党性和人民性关系至关重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群众观、党性观、人民观的历史梳理,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研究党性和人民性关系,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阐述了党性和人民性要求坚持群众路线,同时提出群众路线的实践既是中国共产党党性的生动实践,又是人民性的实现载体,以此论证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于群众路线,群众路线视域下彻底的党性即彻底的人民性,彻底的人民性即彻底的党性,群众路线是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永恒要求。要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首先要从党的自身建设入手,建设好“三型”政党;其次要建立健全机制,保证人民的政治参与;最后要丰富群众工作方法,将优秀传统工作方法与网络工作方法相结合。总之,实现好人民性就是实现好党性,就是党群关系和谐的真正内涵。论文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创新点;第二章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发展过程,分别考察了马恩列等经典作家的群众观,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第三章对党性和人民性进行了正本清源地考察,并对党性的特征、人民性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研究;第四章以群众路线为切入点对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作了详细论述;第五章基于群众路线、党性、人民性的内在关系对新型党群关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