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aring”在中文里有两种含义,“关怀”和“关心”,在我们的道德教育中也曾经提倡过这样道德教育思想,但是却从未形成过什么体系。而美国的关怀伦理学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由诺丁斯开创以来,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伦理学体系,它的影响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方。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成就的背后也有许多社会问题,比如说道德滑坡。社会对科学技术等理性知识体系的推崇,学校中只重视理、工学科的倾向,像道德教育这样的人文教育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人变成了四则运算中的各种抽象的符号,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个只具理性特征的人,或者说我们的教育想要人能更多一些理性的特征。因此,人变得在感性方面就是一个“营养不良”的人。面对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的教育家也提出了许多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但都未能解决道德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关怀伦理学关注了儿童作为一个人其存在的一般和基本的特征,揭示了生活世界作为儿童道德教育基础的意义。它以人的存在为前提,对儿童真正的需要表示关注,注重儿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自由性的彰显,它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儿童对自由和崇高道德理想敢于追求的胸襟。结合关怀伦理学理论,笔者从对中国当前儿童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揭示了关怀伦理学的优越性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尝试用关怀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