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漂稳定剂硅溶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c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是针对传统用氧漂稳定剂硅酸钠的缺陷和不足而提出,主要研究硅溶胶用作氧漂稳定剂的制备、性能及其在前处理中的应用。本课题首先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硅溶胶种类和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最后确定选用单质硅粉溶解法工艺制备碱性硅溶胶。通过考察碱性硅溶胶制备工艺对含固量以及pH值的影响规律,得到较佳工艺:硅粉150g/L,NaOH 7g/L,氨水1g/L,反应初始温度70℃,硅粉以分次分批的方式缓慢加入,反应温度82℃,反应时间5h。产品含固量为31.0%,pH值为9,得率>81%。本课题首次将糖量仪法用于硅溶胶含固量的测定,经考察此方法是可行的。相较于称重法,糖量仪法测定硅溶胶的含固量操作快速简单,可以即时监测。本课题对氧漂稳定剂硅溶胶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硅溶胶对双氧水的分解率无论是在室温还是在95℃下都有很好的抑制能力。在强碱介质中,与其它氧漂稳定剂相比,硅溶胶仍然有较好的抑制双氧水分解的能力。硅溶胶作为氧漂稳定剂可使织物不产生破洞,不会形成硅垢。本课题考察了硅溶胶对双氧水漂白中Fe3+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硅溶胶对空白漂液中的Fe3+稳定作用很好,Fe3+浓度达7.5mg/L时的双氧水分解率仍在10%以下。在棉织物退煮漂一浴工艺和棉针织物煮漂一浴工艺中,硅溶胶对Fe3+的抑制作用比其他氧漂稳定剂好,硬水中Ca2+的存在可使硅溶胶更好地抑制Fe3+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漂后织物各项性能优于其他稳定剂。本课题考察了硅溶胶在棉织物不同漂白工艺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硅溶胶应用在棉织物退煮漂一浴浸漂工艺、退煮漂一步汽蒸法、退煮-漂两浴工艺中,可使漂液稳定,漂白后织物的各项性能均优于其它氧漂稳定剂。在棉织物冷轧堆练漂工艺中,硅溶胶对双氧水分解的稳定作用不及非硅型氧漂稳定剂197,漂后织物各项性能也没有非硅型氧漂稳定剂197处理后的好,但是总体性能比硅酸钠好,而且对处理后织物的染色没有不良影响。本课题初步探讨了硅溶胶的氧漂稳定机理,发现硅溶胶对Fe3+等重金属离子有静电吸附作用,正是这种静电吸附作用削弱了重金属离子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作用,阻止了双氧水的均裂分解。而硅溶胶对Fe(OH)3胶体吸附作用小,不能使其完全失去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能力。因此将硅溶胶用于碱氧一浴漂白工艺时要注意硅溶胶和氢氧化钠的加入顺序。
其他文献
在《老子》中,出于"自"者不必合于"道","自然"虽合于道却因其"自"之不同而彰显出不同意蕴:万物之自然与百姓之自然虽出于"自"且合于道,却以圣人高度精神化的作为去除其内外之
期刊
本文透过泼水节这一显性的文化事项,揭示了傣族以水为洁净之物、吉祥之物及神圣之物的水文化特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施"与"报"的宗教观念,以及傣族以张扬的态势追求美、
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美学史著写作,无论有关中国美学的断代史、通史、艺术门类史、范畴史还是佛教史等,均初获丰硕成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艺术哲学与文化哲学等治史理
元小说是西方20世纪后半叶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象征了一次发生在小说传统内部的范式转变。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看,元小说都与过往的虚构散文体叙事保持着一定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小型商贸企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小型商贸企业在促进社会就业与再就业、活跃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多次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重大事故接踵而至,使人们的健康以及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而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亦呈上升趋势。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食品
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时装业为研究对象,采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贝恩SCP范式作为分析框架来描述其行业特点。首先,从消费者需求和生产的角度研究了当时时装业的基本情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新鲜、营养、方便和无公害的鲜切果蔬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与新鲜果蔬相比,鲜切果蔬组织结构遭到了人为
屈原忧患意识的生成与楚国社会现实紧密相关,主要表现为忧国、忧民、忧己。诗人运用诗意独白、寓景于情、梦幻神游、隐喻象征等多种手法错综反复地抒写内心的忧患意识。
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上市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目标函数不一致所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促进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公司高管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