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东价值革命悄然兴起,价值管理受到更多关注。与此同时,金融创新日益加深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加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银行的资本约束。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银行的风险总量,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与收益更加匹配。目前看,价值管理(VBM)也成为各大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以经济资本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分析找出利用经济资本管理为银行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方法,同时探讨建立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银行价值管理体系。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能够有效地实现风险、资本与收益的内在统一。不同于一般企业,银行本质上经营的是风险,风险会产生损失,而且损失的发生具有滞后性。因此,银行价值管理体系不能仅仅需要考虑当前账面收益和经营成本,还必须将潜在风险这个重要因素纳入。经济资本作为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大小的科学量化工具,可以作为银行价值管理的核心要素,运用基于经济资本的RAROC、EVA等指标,优化经济资本配置,并通过对经济资本的绩效测评,可以成为银行价值最大化的有效实施路径。经济资本计量是实现经济资本价值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不管是经济资本优化配置还是经济资本绩效测评都要基于经济资本量化结果。论文以成熟市场的主流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模型为基础,充分考虑中国市场数据的支持度局限,对Credit Metrics模型进行了中国化定制,基于行业数据库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Mento Carlo模拟方法对资产组合的经济资本进行测算。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企业的资产相关性明显高于国际经验水平,在经济资本测算过程中需要采用相对审慎的违约水平。经济资本优化配置的首要意义是优化资源配置,它也是银行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本文构建的经济资本配置模型中,目标函数是银行RAROC,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银行经营实践中存在的可配置的经济资源总量、各项业务的发展情况、业务完成总数等约束条件。本文在构建经济资本优化配置模型时,主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并利用非线性数学规划法得出最佳的优化配置方案。经济资本绩效测评不仅是对经济资本配置效果的检验,也是为经济资本进一步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论文构建了基于经济资本的EVA绩效测评模型,并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公开数据进行了银行经济资本绩效测算,并将经济资本视角下的绩效测评指标和传统财务口径下的ROE、EVA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证明了经济资本视角下的EVA与市场价值相关性更高。最后,论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价值管理(VBM)总体框架的分析,总结了国际和国内先进银行的价值管理实施经验,并结合中国商业银行在风险计量和管理会计等方面的管理现状,提出商业银行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的“分步骤”的价值管理体系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