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社会分层研究是考察网络社会运行宏观环境与条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当以网络作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发展演绎着社会系统重塑的逻辑时,这种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虚拟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对应关系,决定网络社会既在一定社会生活层面与程度上反映出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又对现实社会原有的等级关系与结构作革命性改造。已有的研究侧重于网络对现实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而导致的阶层结构转变,而对网络空间领域本身内在的社会分层影响因素研究不足。本文主要探讨网络社会的分层标准,并分析现实社会分层标准对网络社会分层标准的影响。通过对网络社会分层现实基础的探讨,认为在网络社会(cyber society)研究的中网民已经成为了分层的主体;网络社会中分层确实存在。网络社会对网民身份的重塑,网络社会中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延续是产生网络社会分层的基本原因。网络社会中网民对信息资源的拥有数量和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能力的不同直接导致着网络社会分层的存在,社会个体在网络社会中通过呈一单向的循环流动网络社会流动改变着自己的网络社会地位。实证分析中,根据社会个体的网络社会特征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建立了28个分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最终确定四个公共因子作为网络社会的分层标准具体是:网络社会中社会个体对信息资源(网络社会资本)的获取和利用能力;网络社会中社会个体拥有的信息资源(网络社会资本)状况;网络社会中社会个体对网络信息资源(网络社会资本)的获取意识;网络社会中社会个体的时间消费状况。通过卡方检验进一步探讨了现实社会分层标准中的经济类指标、社会声望类指标和身份类指标与网络社会分层标准之间的关系。最后认为网络社会分层标准只有和现实社会分层标准更好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认识和规范网络社会,才能真正具有意义。要促进网络社会中社会个体的合理流动,保障健康合理的网络社会分层结构,应该加强社会个体的信息资源(网络社会资本)获取意识;培养网络社会中社会个体的信息道德素养;提高社会个体网络信息资源获取利用能力;强化政府网络社会的监管职能,确保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