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复杂的,常见的,多发的一种疾病,影响奶牛泌乳机能,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由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发病机理的复杂性,给此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依据中兽医对疾病的辨证论治原则和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结合现代新工艺、新技术研制出的纯中药复方透皮吸收搽剂乳房炎康复液(简称“乳炎康”),由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苦参和一定量的透皮促渗剂氮酮和冰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通乳活络、消肿止痛的功效。目的:为了明确“乳炎康”疗效,分别对其体外抑菌试验、抗炎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和临床治疗试验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乳炎康”对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2)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试验和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试验,观察其抗炎作用;(3)通过“乳炎康”对家兔的皮肤急性毒性效应、小鼠的口服急性毒性效应(LD50)和家兔皮肤刺激试验验证其安全性。(4)在体外抑菌、抗炎、和安全性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患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奶牛40头,分为“乳炎康”高、中、低治疗组、复方金银花注射液治疗组,对其进行临床治疗试验,对其乳汁pH、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及乳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KP)进行测量,考察其对对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1)体外试验表明,“乳炎康”对五种致病菌的MIC分别为31.25mg/mL,15.63mg/mL,31.25mg/mL,62.5mg/mL,32.25mg/mL,MBC分别为31.25mg/mL,15.63mg/mL,62.5mg/mL,62.5mg/mL,62.5mg/mL,均表现一定的抑菌效果;(2)抗炎试验表明,“乳炎康”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显著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肿,以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其对急慢性炎症均有较好的抗性效果;(3)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乳炎康”以高(4g/mL)、低剂量(0.23g/mL)涂布完整皮肤组和受损皮肤组家兔,并制备成煎剂给小鼠灌胃,连续观察7d,结果无皮肤急性毒性,而口服毒性的LD50为44005mg/kg,属于无毒性药物,而皮肤刺激试验表明除受损皮肤组个别家兔有轻微红斑以外,其余均未见红斑和水肿,无刺激性,安全性良好。(4)临床试验表明,“乳炎康”高、中、低剂量组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分别为84.21%、85%和68.42%,治愈率分别为63.16%、65%、52.63%。对照药物复方金银花注射液的有效率为66.67%,治愈率为52.38%。、乳房炎康复液对奶牛乳房炎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高于复方金银花注射液,可明显降低乳汁pH值、GOT、GPT、LDH和AKP的活性。结论:“乳炎康”体外抑菌效果和抗炎效果明显,属于无毒,无刺激的外用涂抹制剂,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经临床治疗试验验证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