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现代化道路比较研究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a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现代化一词,是指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以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整个世界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至今已经持续了2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阶段,现代化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性:由于国与国之间在历史传统、基本国情、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别,因此,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所践行的道路和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作为重要的区别之一,现代化道路可以分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构成了两条发展道路的比较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新局面,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率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印尼的历史与中国的历史有相似之处,都受到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现代化起步较晚。16世纪末沦为荷兰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独立,1950年成立共和国。独立初期,以苏加诺为首的印尼政府采取激进的非殖民化措施,导致政治动荡,经济秩序混乱。1965年苏哈托政变上台后,一方面,采用高压手段,打压政治异己,维护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宗教等领域进行了多次改革,使印尼经济较快增长,贫穷人口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印尼的现代化道路,经过数十年现代化建设的积累,目前,印尼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位居东南亚国家前列。
  本文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和印尼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对两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进行了研究,以期通过相互借鉴,为两国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献计献策。就相似之处而言,中国和印尼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指引发展方向、高效而权威的政府以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就不同之处而言,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而印尼早在世界经济大融合时期就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而印尼在1988年1月苏哈托倒台以后逐步过渡为典型的多党制国家;中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印尼的穆斯林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
  两国相比较的结果证明,中国地域更广,人口更多,国情更复杂,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也最显著,因此,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经历的成功与挫折更具有典型意义,更值得包括印尼在内的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现代化、迎头赶上,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为此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有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此外中国共产党强调多领域协调发展,着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指引,凝聚起现代化建设磅礴的精神力量。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国大力投资高铁建设,高铁开通最直接的作用是大幅度压缩地区间的时空距离,提高地区间的可达性水平,加快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所以高铁建设直接提高可达性水平,是否会显著影响广东省经济的发展?主要提出以下三个需要验证的关键问题:①高铁开通对广东省可达性水平的影响如何?②可达性对广东省的整体经济是否有显著影响?③可达性水平对广东省三次产业的影响是否有差异?为此进行了以下几项研究工作:①首先选取20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着巨大的社会效益,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成为政府的投资重点。但国民经济各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们之间任何的变动都会对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产生影响。为此,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厘清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这不仅直接左右着政府财政收支安排,亦有可能直接关系到中国交通基础设施战略和发展路径的选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双创政策的推出,创业投资行业的规模日益增长并整体呈现稳步向上发展态势,创业投资所处的制度环境也在不断演变。从2009年创业板开市到2017年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和减持新规,政府逐步完善有利于创投发展的政策体系,中资与外资创投机构制度分离的现象也由此颇为明显。此外,创投机构因联合投资而形成的创投网络联结也成为了创投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但网络位置的异同会表现出不同
学位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引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率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进程和综合实力。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和高集聚度的特点以及高度跨界服务和空间流动的特征,在信息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生产性服务业在省级层面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GDP增速明显放缓,基础投资、人口红利对国家经济增长驱动作用逐渐减弱。这时,我们需要通过发挥高质量的服务经济引领作用,将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由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创新驱动。而生产服务业是服务经济中的核心部门,直接面向生产者,具有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等特点,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推动生产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升级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促进我国生产服务业更快更好对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生产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不断偏向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作为第一个步入服务经济社会的国家,服务贸易整体水平远强于中国,美国在服务贸易发展进程中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于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印度同中国一样同属于发展中的大国,但是印度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中国,如果能够借鉴印度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将会有很大作用。  本文把我
学位
近年来,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行为金融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金融实务界的重视和认可。通过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实际交易数据来构建行为指标,进一步研究相关指标对金融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也渐渐的成为行为金融的一个研究热点。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技术分析指标,揭示了市场中多空方的资金博弈,并对资产价格的形成产生系统性影响。本文试图构建中国股票市场的个股资金流入流出非均衡指标,进一
学位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城市逐渐摆脱各自为政的发展模式,转变为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发展模式,要素禀赋各异的城市在城市群中发挥不同的功能,通过城市功能分工提高城市群的生产效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探讨城市功能分工与制造业生产率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城市功能分工,有利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愿景。珠三角城市群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也是粤港澳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导向型贸易增长模式奠定了中国“进口服务于出口”的政策基调,同时也导致中国巨大的对外贸易顺差。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中国贸易转型升级的短板,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成长。当前,中国贸易政策经历着从“限入励出”向“优进优出”的转变。中国每年的中间品贸易总额高达数千亿,对庞大的进口中间品展开研究,分析其是否从微观层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而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助推作
学位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人类关于实践的反思与智慧的集合。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重要的思想力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最深沉的精神沉淀,体现了我们民族蕴含的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