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引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生产率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制造业的发展进程和综合实力。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附加值、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和高集聚度的特点以及高度跨界服务和空间流动的特征,在信息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生产性服务业在省级层面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现阶段去产能、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落后的生产性服务业已难以满足制造业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此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度还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2008-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产业集聚等理论,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两种模式,并分别分析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理论过程。将生产性服务业细分为5个子行业,使用区位熵、赫芬达尔改进指数分别测算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度和多样化集聚度;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制造业生产率。分别建立固定效应基准模型、区域异质模型和行业异质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线性影响;再利用门槛模型分析不同集聚度区间和不同经济水平区间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均产生显著且正向的影响;在我国三大区域中,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里,不同行业的集聚度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显著性不同,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在门槛模型中,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提高,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大。
本文主要研究2008-2017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产业集聚等理论,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两种模式,并分别分析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理论过程。将生产性服务业细分为5个子行业,使用区位熵、赫芬达尔改进指数分别测算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度和多样化集聚度;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制造业生产率。分别建立固定效应基准模型、区域异质模型和行业异质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的线性影响;再利用门槛模型分析不同集聚度区间和不同经济水平区间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生产率的非线性关系。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均产生显著且正向的影响;在我国三大区域中,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里,不同行业的集聚度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的显著性不同,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在门槛模型中,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提高,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