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支板燃烧室模态转换特性及其转换边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在宽来流马赫数范围内进行高性能飞行工作的要求,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需要在不同的来流马赫数下采用不同的模态进行工作,因此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燃烧模态选择对其在宽马赫数下高性能工作有重要影响。中心支板燃烧室相比于其他构型燃烧室有其独特的燃烧组织方式,燃烧释热区存在于燃烧室通道中心,这导致在模态转换过程中会产生独特的流场特性,针对中心支板燃烧室所带来的独特的燃烧模态转换特性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因此,本文为了研究中心支板燃烧室模态转换过程,开展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针对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流动燃烧耦合作用会产生复杂的动态流场这一问题,开展了在燃烧释热和来流马赫数变化条件下隔离段激波串演化过程研究。研究表明,与隔离段背压线性增加条件相比,燃烧释热作用下的隔离段激波串运动特性有较大不同;在燃烧释热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流动与燃烧相互作用会导致壁面火焰向来流上游前传的现象,这种燃烧火焰沿壁面前传并熄灭的现象与燃烧区上游壁面回流区作用有关;根据燃烧流动作用下隔离段激波串的运动过程,可以将激波串的发展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模态过程;通过考虑燃烧释热与来流马赫数引起的激波串运动路径变化,发现了隔离段激波模式对两者的影响作用,且会导致激波串的迟滞现象,来流马赫数通过改变激波模式,对激波串运动过程中的迟滞现象影响更大。
  对于在超声速燃烧流动耦合作用下燃烧室模态转换过程中发生的流场特性,开展了基于地面超声速燃烧实验的模态转换过程分析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燃烧释热的增加,在模态转换过程中燃烧室壁面的压力发生了折转突变现象,这种压力折转现象会导致燃烧室中推力的变化;在相似条件的数值模拟计算中,同样获得了相同的压力折转变化现象,通过流场结构分析及热力学推导可以证明压力折转现象与隔离段中激波串发展过程中流量壅塞有关,由边界层变化形成的热力喉道及边界层对燃烧室中芯流的作用会使压力发生折转变化。根据数值模拟获得的流场结构,提出了基于隔离段流动壅塞的气动模型,并通过模型对燃烧实验压升折转突变现象的发生进行了预测。
  针对可以影响燃烧模态发生变化的因素,开展了来流马赫数与燃烧室扩张比这两种因素对燃烧模态转换的影响研究。根据超声速地面实验与数值模拟获得的结果表明,隔离段入口来流马赫数与燃烧室面积比变化对燃烧室模态转换有重要影响,来流马赫数减小会导致燃烧释热更加集中,超声速区逐渐减小,通过减小来流速度,减小了当地马赫数,从而促使燃烧室从超燃模态转换到亚燃模态;燃烧室扩张比减小导致燃烧的释热空间减小,同样会导致燃烧释热集中,且会使当地静温更高,从而通过提高当地声速,导致燃烧室从超燃模态转换到亚燃模态。
  基于对中心支板燃烧室模态转换流场结构及流场特性研究,在燃烧壅塞和气动壅塞两种工作模式下,给出了中心支板燃烧室构型燃烧模态的定义及划分方法,通过对燃烧模态转换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动量比、当量比和面积比三种无量纲量确定燃烧室工作状态的方法,并根据地面实验数据获得了变量空间中的工作状态,给出了燃烧模态的边界及燃烧模态边界的度量方法。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燃烧模态边界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指出燃烧室面积变化可以实现更宽范围的燃烧模态边界变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广东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下面简称“沙角C电厂”)锅炉煤粉细度偏差较大,飞灰含碳量偏高,磨煤机在运行中存在各煤粉支管粉量分配不均、煤粉细度调节性能差、均匀性不佳等问题,因此对磨煤机进行动态分离器改造具有必要性。该电厂将HP983磨煤机静态分离器改造为第三代动态旋转分离器后,扩宽了煤粉细度调整范围,煤粉分配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HP983磨煤机;动态分离
期刊
化石能源的短缺和不当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使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生物质能利用研究成为全球研究热点。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以其高效、稳定、原料适应性广等特点,一直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实验研究所需的费用,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流化床内流动状态、组分分布等实验研究无法直观获得的数据,进而为指导流化床设计和优化运行参数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
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住宅多为独立户式建筑,由于农村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造成主动供能时能量耗损严重;尤其是北方地区供暖期间,需要采暖的农村建筑基数大造成了巨大的能耗总量。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政策的稳步推进,农村百姓收入的逐渐提高,农村建筑供热标准提高与国家节能减排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这一问题受到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本文提出利用生土建筑材料提高农村建筑热工性能,结合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技术加大对洁净能源或可再生热源(如太阳能等)高效利用的技术路线来实现农村建筑舒适度提高和广大农村地区节能的需要
西藏农牧区的居民主要以直接燃烧生物质资源来保障日常生活,而高海拔和低压缺氧的独特环境造成了西藏生物质燃烧时间长和燃烧效率低等问题,这对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西藏高原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气化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换为可燃气,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就改善西藏农牧区居民生活品质而言,燃烧生物质燃气也比燃烧生物质更加干净,此外,该技术对氧气浓度要求比燃烧技术低,因此在西藏地区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为探索适用于西藏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的湿基生物质气化技术,本文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以西藏自
板翅式换热器是一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设备,但在高温长时间运行下,板翅式换热器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蠕变变形。钎焊接头处的蠕变裂纹扩展是导致换热器板翅结构失效的主要原因,而蠕变裂纹扩展又受到拘束效应的影响,因此,研究钎焊接头的蠕变裂纹扩展及拘束效应对板翅结构高温结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钎焊接头蠕变裂纹扩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具体表现为钎焊接头的蠕变断裂机理不清楚,现有蠕变损伤本构模型能否预测钎焊接头的蠕变裂纹扩展尚未知晓,且钎焊接头蠕变拘束效应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还十分有限。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清洁产品烷基化油及其绿色生产工艺过程—离子液体烷基化工艺的地位日渐突出。离子液体是一种新型的化学材料,其具有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极性可调等优点,在萃取分离、有机合成、电化学和催化等领域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开发的新型复合离子液体,通过实验室和中试试验研究发现,其高活性可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优良的选择性可有效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在催化烷基化反应方面体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离子液体催化烷基化反应过程是发生在离子液体与烃类物质相界面上的极快反应
摘 要:实施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战略目标所采取的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其中绩效目标分解是绩效管理体系运行的首要环节。文章以Y企业为例,通过对该企业战略绩效目标分解路径设计分析,据此探寻企业在进行此项工作的一般思路。  关键词:企业战略;目标分解;Y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040-03  绩效目标的分解是企业绩效
期刊
摘 要:文章从配管设计人员的角度对石油化工装置中常见的调节阀组安装形式进行了讨论,并结合项目实践分析了各种安装形式的优点和缺点,对提高设计质量和速度,形成统一、正确的调节阀组安装形式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调节阀组;配管;安装形式;支架;石油化工装置  中图分类号:TU8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0-0007-03  现代石油化工装置的生产取决于流动着的
期刊
摘要:威金斯气柜,又称橡胶膜干式气柜,外部结构为圆柱形筒体,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借助柜内活塞的升降来改变柜内的容积,从而来调节柜内燃气的储量,其密封性能好、安全环保、节能省力,在石油化工领域逐渐被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2台20 000 m3威金斯气柜施工进行分析,综合叙述气柜的施工技术,以及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重要控制点。  关键词:威金斯;工作量;工序;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6 文献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资料调研分析和现场情况调查,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分析了西北某矿井井下安全避险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定性或定量地评价了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事故的危险性,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对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安全避险系统;预评价;设计  中图分类号:TD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4)20-0053-02  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建设前,采用安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