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gnitive Approach to Deixis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ong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示语作为一种语用现象,直接涉及语言结构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说话人与言语事件中各种语境参数(如听话人,以及时间、地点、话语)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指示语来表达的.对于传统研究而言,指示正是通过它在言语事件中充当的功能及它所表示的语境参数来定义的.该文首先就传统的指示语研究作了扼要的介绍,然后指出在传统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第一,传统的指示语研究严格区分指示词语和非指示词语以及它们的用法,这种刻板的分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指示语的全面理解.第二,以自我为中心是所有指示类型的一个基本特征.在言语事件中,通常以说话者为中心角色.然而在实际运用中,指示语有时也会发生自我中心转移和语境变换.对这一指示投射现象,传统的研究没有给予令人信服的解释.第三,一些指示代词和指示副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分别充当地点、时间以及篇章指示语.这一现象表明至少在这三种基本指示类型中,隐含一些共有的认知联系. 该文综合了认知语言学的不同理论对以上现象加以分析.文章认为指示语作为一种语用范畴可以结合菜考夫的理想认知模型进行理解、心理空间理论能够对指示语的投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类典型理论会更加清楚地显现指示范畴中指示语的各种用法.在此基础上,文章进而探讨了基本指示类型的共同起源.文章认为社交,时间,篇章指示语分别是物理空间向社交空间,时间和篇章结构进行的隐喻投射.作为概念隐喻认知的结果,表示空间关系的地点指示语常被用来表达社交,时间,篇章指示语,这一分析也有力地验证了菜考夫形式空间化假设.
其他文献
林纾(1852-1924),在清末民初从事西方文学的译介工作,是中国翻译史上一位既多产而又颇具影响力的译者。可他自身不懂任何外文,在翻译时全凭其合作者的口述。晚年,因其保守派的立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焦点.由于受语言迁移理论和对比分析假设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人以为母语在外语学习中只是起着负迁移的作用.因此,他们主张在外
该文试图介绍一种新的研究人类交际的方法,研究对象为由手机发送的短信息,该方法衍生于认知科学的出现和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知科学对语用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结
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试验中,利用神经网络来模拟预测焊缝形貌时,由于众多的焊接工艺参数以及模型输出参数使得预测结果和试验真实形貌误差较大,而且模型对焊接参数变化不灵敏
翻译活动通常涉及到两种语言与文化.随着国际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当前的翻译理论研究也相应向文化倾斜,"归化"与"异化"这一对与翻译中的语言、文化因素密切相联的策略成为翻
文章一开始就给出了大纲设计的定义,然后讨论了不同的大纲设计类型,引出了大纲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因为这些重要概念对于一个个课程大纲设计的评估和分析起着非常有用的作用.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