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孩子们踏入校园那一刻起,他们开始扮演了人生第一个社会性角色——小学生,学校成为小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影响场域。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行塑造的关键时期,在关键时期内采取有效方式促进小学生道德发展将对小学生的一生起到关键作用。然而实际上,道德教育却存在种种不尽人意之处。本文从潜在课程入手,旨在为小学德育工作开辟一条有效途径,即通过优化潜在课程促进小学生道德良好发展。潜在课程与道德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能够有效弥补现行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利用。由于其广泛性、自发性等一些特点决定了潜在课程是一把“双刃剑”,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它既可能对小学生道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对小学生道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小学教育现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的方法建议,借以期望潜在课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德育优势。论文由四章内容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主要阐明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等。第二章是小学生道德发展与潜在课程的相关理论概述。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然后分别阐述小学生道德发展和潜在课程的相关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是通过现场观察、访谈、文献整理等方式搜集小学校园中潜在课程的现状,在对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之后,总结出其对小学生道德发展如何产生影响和产生何种影响,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在第三章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将给出优化小学校园潜在课程的方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