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子女汉语口语表达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沈阳市S校五年级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ei205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沟通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关系到人和人之间交流,更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会携其子女进入城市。如何让外来务工子女融入城市并尽快适应在城市学校的学习生活,与人沟通的能力便成为一个现实的教育问题。因而,在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下,研究外来务工子女汉语口语表达问题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外来务工子女汉语口语表达水平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外来务工子女汉语口语表达与原市民子女汉语口语表达有一定差距。外来务工子女汉语口语表达主要的问题有:在语音方面,对字词发音不标准;在词汇使用方面,词汇量有限、词语使用单一、固定,词语乱用现象严重;在语言组合方面,表述思路不清晰、说话重复、不成章节;在措辞上,口头语偏多、脏话使用频繁。究其原因,是外来务工子女本身早期生活经历单调,缺少正规的学前受教育经历,阅读量少以及外来务工子女自身家庭和学校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所致。为有效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汉语口语表达水平,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和具体措施:学校方面,学校首先应意识到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汉语口语表达相关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教师在上课时要舍得花精力,专门针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进行训练。最后,教师要采取恰当的评价标准,及时对学生口语表达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和指导,从教学方面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家庭方面,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学生自身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口语用语和语用习惯,丰富文化视野,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其他文献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系统协调、合作、互补形成的协同德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协同德育的方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新
从挣脱了计划经济的羁绊,再到大众化际遇的洗礼,大学对自身发展的探寻愈加迫切。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乃至国家在关切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成为时代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