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虽然临床上已有多种治疗手段,但它们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受到副作用、严重并发症、手术风险以及昂贵的费用等因素的限制。因此寻求更加安全、有效、并且经济上可承受的癫痫治疗/辅助治疗手段成为一项亟待的任务。本实验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来探究音乐对癫痫的治疗作用和及其神经机制。实验采用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音乐组(n=21)、白噪音组(n=21)、癫痫对照组(n=21)和健康对照组(nn=9)。氯化锂-匹罗卡品注射过的大鼠一旦呈现癫痫持续发作状态后,即开始对音乐组和白噪音组分别播放莫扎特K488音乐和白噪音(75分贝,每天21点至次日9点连续播放12小时),共持续9周。采用24小时连续行为视频观察和EEG记录等手段,观察音乐环境对癫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音乐治疗6周后,音乐组的癫痫发作频率比癫痫组低78.33±7.01%(n=7),发作持续时间短33.65±4.45%(n=7),癫痫发作等级降低22.28±9.93%(n=7),发作间期棘波频率和幅值分别降低了25.18±6.81%(n=12)和12.58±3.71%(n=12)。此外,音乐对癫痫动物所表现出的认知功能障碍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在新异物体识别实验中,癫痫组大鼠对于新异物体的偏好显著地(p<0.05)低于健康组大鼠,其探索新异物体的时间比健康组短33.11±2.50%(n=6):而音乐组动物的新异物体探索时间比癫痫组增长了28.57±7.18%(nn=7),达到了与健康组相同的水平(p>0.05)。此外,音乐还可能具有缓解癫痫动物焦虑行为的作用。旷场实验中,癫痫组在中央区域活动时间显著高于健康组,而音乐组的这一指标呈现降低的趋势,虽然与癫痫组相比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9)。我们还发现,音乐可以提高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的药效。我们的实验结果为音乐对癫痫及其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提供了充分的实验证据,对于治疗成人癫痫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