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角硫因的生物合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是世界三大最致命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3年全球仍然有128,000,000人感染疟疾,因疟疾而致死的人数高达584,000人,其中,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8%(World MalariaReport,2014)。  疟疾是由于人体的红细胞感染疟原虫所导致。由于疟原虫的复杂生活史以及极高的红细胞表面抗原变异效率,迄今为止,还没有能够达到完全保护效果的疟疾疫苗开发问世,而疟疾流行区的疟原虫耐药性却日益加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启动了新型药物运输系统的研发,这可能会对降低抗疟药的使用量并且延缓疟原虫耐药性的产生有积极的作用。脑型疟疾是疟原虫感染致人死亡的最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目前还没有任何能够靶向治疗脑型疟疾的药物问世。  麦角硫因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一种小分子含硫化合物。人体自身无法合成麦角硫因,必需通过特定的麦角硫因转运蛋白OCTN1从饮食当中获取。麦角硫因能够选择性地在包括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以及红细胞等在内的多个人体组织和细胞中富集达到毫摩尔级水平。正是由于麦角硫因这种独特的属性,基于麦角硫因修饰的纳米材料可以帮助我们将目标分子(例如抗疟疾药物或者全虫疫苗中使用的小分子)特异性的递送到红细胞中。尽管与麦角硫因相关的应用性研究都有着诱人的前景,但是我们同样面临着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麦角硫因的价格非常昂贵。目前,所有的商业化的麦角硫因都是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生产的。相比之下,基于生物代谢工程的生产方法一旦开发成功,麦角硫因的生产将会更加环保也更具有成本效益。  2010年5月,第一条发现于耻垢分枝杆菌中的麦角硫因生物合成通路被报道(Seebeck,2010),这预示着发酵生产麦角硫因是可行的。尽管如此,利用该通路发酵生产麦角硫因仍然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由于EgtE在大肠杆菌中不能表达,由EgtE催化的该通路的最后一步反应尚未建立;(二)耻垢分枝杆菌的麦角硫因生物合成通路中的一个中间产物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同时也是细胞内谷胱甘肽生物合成的底物,而谷胱甘肽是细胞内含量最丰富的天然硫醇之一(含量可达10 mM),正是由于这两个不同的生物合成通路间底物竞争关系的存在,当利用该通路来大量生产麦角硫因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细胞应激反应。我们成功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首先,我们成功解决了EgtE蛋白表达的问题并且在体外验证了EgtE的酶活性;其次,结合生物信息学和生物化学方法,我们在链孢霉菌中找到并确证了一条新的麦角硫因生物合成通路。在此通路中,麦角硫因的生物合成不再与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相冲突,因此,链孢霉菌的麦角硫因生物合成新通路也更加适合于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麦角硫因生产。  本研究解决了如何通过代谢工程的方法制备麦角硫因的难题,为实现以治疗疟疾为目的的靶向红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运输铺平了道路,也为麦角硫因在其他人类健康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分泌型磷脂酶A2(secreted phospholipase A2,sPLA2)是一类能够在磷脂二位酰基(Sn-2)位点选择性水解酯键的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症、哮喘、心血管疾病等代谢性疾病及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妇科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包括手术和化疗在内的治疗方案取得一定疗效,但卵巢癌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仍不令
生育酚(tocopherol)又称维生素E,是仅由光合生物合成的一类脂溶性的强抗氧化剂,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在天然存在的4种生育酚中,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且被人体优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且呈年轻化趋势发展,因此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由19~23个核苷酸组成的保守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
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可在青春期后表现为闭经、痛经、盆腔疼痛、反复阴道排液或不孕.对疑似梗阻性子宫阴道发育异常患者的评估应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是妊娠期特发性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风力发电成为了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双馈感应发技术已成为了当今风力发电的主流技术,同时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因其自身的特性也成为了风电并网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对基于VSC-HVDC并网的风电场对系统频率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从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的数学模型出发
子痫前期是一种妊娠特异性疾病,是孕产妇和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至今尚无任何一种假说可以彻底地解释子痫前期的病理变化,目前比较公认的特征是早期胎盘滋养细胞浸润和螺旋
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电力系统面临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其快速响应功率变化、维持电力供需平衡的能力,即电力系统灵活性日益受到关注。在电力系统灵活性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中,灵活性评价的可靠依据、灵活性内涵的深度理解、储能等新兴灵活性资源的优化利用等问题尚有待深入探索。本文对此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现有灵活性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在对各灵活性评价方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_大规模风电并网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重大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风电场并网运行会引起电力系统无功的变化,进而影响系统电压,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电压崩溃。因此研究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原理及静态数学模型,并总结了其有功、无功功率特性。(2)总结分析了对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无功/电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