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行政管理与区域水行政管理事权划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xs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对水资源实施统一行政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为加强水行政管理,国家采取了若干措施,取得了积极进步,但仍存在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缺乏流域管理的法律、法规,流域管理机构作为水行政管理的主体不够明确,部份法定的涉及全流域的任务没有全面实施,使一些区域性的相关工作受到影响等突出问题。如何突破体制机制瓶颈,着力构建和谐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将是重要而迫切的工作。作者认为,划分流域机构和区域机构的事权的出发点应是:一是应保障对流域水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流域管理机构以宏观管理为主,但对重要江河的主要河段及省际河段可实施直管;二是要充分发挥行政区域的积极性。在宏观管理方面,流域与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是指导、协作、监督和行业管理的关系。在流域直管范围内,流域与区域水行政主管部门之间是责任主体与配合责任的关系。本文以长江流域为例,通过对国家行政层级管理理论、涉水法律法规、编制规定、水管理实践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在长江流域实行水行政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划分的原则,就是:要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流域统一管理,提高效率和水平;有利于发挥区域的积极性;有利于水资源综合利用,实现最大综合效益;有利于建立权威高效的新的流域管理体制。依照此原则,本文认为,要沿着流域以宏观管理为主,直接管理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大型湖泊上的重大水事活动;各行政区域在流域宏观管理的指导下,除协助流域管好在本区域内由流域直接管理的重大水事活动外,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内具体的水事活动的思路,划分流域和区域水行政管理的权责。作者提出了在长江流域实行水行政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总体模式,就是:由水利部牵头,成立有国家国土资源、交通、能源、环境保护、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流域管理机构参加的长江流域管理委员会,制订委员会章程,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会议,负责流域的宏观管理;协调、决策流域重大水事问题。将现有的长江水利委员会直接转变为长江流域管理局,作为流域管理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和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水利部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这样设置,有利于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是符合现实国情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统一规划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水行政立法、加强水行政执法、加强水资源保护、推进水文管理、妥善调处水事纠纷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流域管理机构和区域水行政管理机构各自的事权,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行为内容。同时,提出要从法制保障、行政保障、经济保障、信息保障等方面,落实事权划分。
其他文献
女性意识作为女性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内在动因,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深层心理因素,是女性在扩展政治生存空间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自我解放的认识与追求。女性意识强烈地表
2003年的话剧舞台上同时上演了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其导演分别是北京人艺的林兆华和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田沁鑫。两个版本《赵氏孤儿》的主要情节,基本上都取材于元代纪君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
乏燃料安全管理是核能利用和核燃料循环的重要环节。日本和我国是亚洲地区的主要核能利用大国,两国均将核能作为一种长期发展的能源。同时,日本和我国均采用闭式燃料循环政策
我国的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兽、十二禽、或十二神,是一套纪年符号,是以十二种动物来表示人的生年之用的中国特色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十二生肖世代传承,长盛不衰,可见其生命力之旺
<正>美国是世界上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城镇化率高达85%,基本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美国城镇化的四点经验(1)以大城市群建设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在城镇化进程
以GB/T 32399-2015《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为依据,通过对云解决方案测评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云解决方案的测评框架及指标体系,重点介绍了资源层、服务层、访问层、用户层、
由于杂化和复合材料往往具有独特的性质(如分散性、微相分离结构、光电性能等)和重要的潜在应用,采用聚合物对二氧化硅、磁性氧化铁、氧化石墨烯(GO)、合成树脂等固相载体进
俗语翻译绝非易事。老舍小说的语言素以口语化著称,其中的俗语比比皆是。老舍作品俄译过程中,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些俗语是译者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好的译文不但要准确传神地翻
1 禽病的新特点 养禽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随着禽类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需求的增大和集约化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禽类养殖场的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同时,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