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的危害着我国人类的健康。肝癌的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侵袭性强、进展快、对放疗、化疗不敏感,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是世界范围内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有效化疗方案之一,但有效率低,近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因此,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征,研究抗肿瘤新的治疗模式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具有抗新生血管的生成的作用,开始应用于一些恶性肿瘤治疗。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是否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还需要通过基础研究试验进一步证实。目的:本实验通过体外人肝癌HepG2细胞培养技术,应用MTT法观察三药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组细胞凋亡的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组对肝癌细胞凋亡因子VEGF、Caspase-3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此次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肝癌治疗的临床化疗提供新的实验支持和治疗思路。方法:1.细胞来源:HepG2人肝癌细胞株购买自上海美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实验分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沙利度胺组、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组及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组3.MTT法检测各干预组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4.流式细胞仪体外研究各组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5.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的差异6.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VEGF蛋白表达的差异7.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数据使用SPSS17.0,分别用均数±标准差(x±s)的数据进行表示。多组之间的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两组之间的比较使用lsd或snk法,p<0.01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先筛查出各药物48h的ic50做为联合用药的ic50分别为:沙利度胺为0.1mmol/l、5-氟尿嘧啶为40umol/l及奥沙利铂为5umol/l的。沙利度胺联合5-氟尿嘧啶以及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沙利度胺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d值均降低,各用药组均抑制hepg2肝癌细胞的增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各干预组中沙利度胺联合5-氟尿嘧啶以及奥沙利铂od值最低,说明沙利度胺与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联合有效提高了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沙利度胺联合5-氟尿嘧啶以及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间、沙利度胺组、空白对照组间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对肝癌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转染48h后,空白对照组、沙利度胺组、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组,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组hepg2细胞均在g0/g1期凋,且依空白对照组、沙利度胺组、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组,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组顺序,凋亡百分比逐渐明显(p<0.05),而在s、g2/m期百分比不成任何趋势,表明随着药物的联合,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及5-氟尿嘧啶组对细胞凋亡的作用逐渐增加,且被阻滞于g0/g1期。3.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对hepg2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予以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各用药组hepg2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升高,且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组的蛋白表达最明显。表明随着药物的联合作用,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p<0.001,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对hepg2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最低:予以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各用药组hepg2细胞中vegf蛋白的表达均降低,且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组的蛋白表达最低。表明随着药物的联合作用,vegf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p<0.001,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以及5-氟尿嘧啶有效提高了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阻滞HepG2细胞生长停滞在G1期。可上调HepG2细胞中凋亡因子Caspase-3的分泌,可下调HepG2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从而促进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