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伦理视域下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arr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追求和谐平等的社会,高等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正的基础和国家核心价值的优先选择,它根植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的价值指向和内在要求。提升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教育机会的公平是当下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诉求。处在变革和转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其公平问题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多样的,教育机会的失衡是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之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高等教育权益的均衡,将高等教育的公平理性“公共化”。本文基于制度伦理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制度分析、系统研究等方法,注重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整体性、动态性与系统优化问题。论文从制度伦理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逻辑联系出发,立足于教育制度的公正性、包容性和发展性价值,以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与教育制度的现实维度分析为基础,意在探究教育发展的制度伦理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关联性与内在一致性,从而揭示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系统原则、制度条件以及实践过程等问题,进而探寻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路径和实践逻辑。首先,从制度伦理视角构建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教育机会与个人禀赋、自致因素、先赋条件的内在关系,揭示了高等教育机会的差异性、竞争性、外源性特征;明晰了选择性机会、竞争性机会、补偿性机会三种不同的高等教育机会类型,并提出制度因素在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制度伦理与高等教育公平原则之间的映射关系和内在逻辑,进而揭示了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实现的制度条件、制度过程与实践路径。其次,系统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制度的建构现状、伦理困境及存在问题。立足教育公平的制度伦理阐释视角,尝试从“公正性制度—包容性制度—发展性制度”三个维度深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制度的认识。基于Nvivo软件工具对相关教育制度文本进行精细化研究,挖掘出高等教育公平制度的构成要素、结构特征及制度建构的现实样态,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的实现方式、规范路径以及保障举措,并以此为架构进一步分析了制度体系建构和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伦理困境和公平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教育公平制度的发展现状,探索了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路径与实践逻辑。试图从制度设计的“伦理涉入”、制度运行的“伦理自觉”、制度评价的“伦理导向”再到制度调适的循环建构过程出发,形成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制度支撑环境,并从“公正性制度”“包容性制度”“发展性制度”等不同层面提出了教育治理路径和制度建构策略,希望为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照,也为政府制定高等教育公平的政策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以"北漂"青年为切入点,从时间规划、去向、直接要因、外部影响因素及内在因素决策等方面,对"北漂"青年离京意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认为"北漂"青年的离京意愿一方面受
大学英语教学形式的改变也迫使教学评估方式发生改变。在分析形成性教学反馈涵义、功能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要提高分级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反馈。同时指出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是全国上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高校要紧密联系学校实际情况,创新形式,拓展载体,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使十八大精神扎根于青年学生心
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美术历史上版画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当代呈现出日益多元丰富且跨界生长的现状。本期《中国艺术》特别策划"当代版画寻回自我与价值重归"专辑,
采用锌、锅(Al 2wt.%)合金靶,真空腔温度保持在50℃,运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得系列的ZnO:Al(ZAO)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光光度计、半导体霍尔效应测试、红
采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方法沉积Cu-In预制膜,并采用固态源蒸发硫化方法制备CuInS2薄膜。考察了硫源温度对CuInS2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分别观
结合工程概况及其地质条件,对钢护筒的制作和埋设、水上桩位的测量与控制、钻孔要点、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导管安装等施工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为今后潮汐地区深水大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