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5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教师职业化的推行,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作为培养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以下简称教育技术课)一段时期以来,顺应时代需要,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所有高师都开设了教育技术课,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需求。但教育技术课起步较晚,面对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教育技术课明显准备不足,表现在理论建设滞后于实践需要,开设教育技术课的高师数量及投资规模虽然得到迅速扩张,但课程内涵建设相对迟缓,这种失调发展,导致过去积存在教育技术课课程建设中的定位不清、教学任务不明等问题,变得越发凸出。教育技术课发展步伐由此变得滞重,甚至现倒退。 在此背景下,开展高师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作者从教育技术课核心的,也是容易被想当然的课程定位问题入手,推展开来,进行教育技术课建设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教育技术课的课程定位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是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电教媒体使用,第二层次是教育技术在学科中的运用,第三层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高师学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的情况下,根据中学实践需要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教育技术课应定位在第三个层次上。 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就教育技术课定位密切相关的教学目标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教材建设、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建设以及教育技术课与计算机基础课、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课程的关系等诸多问题开展研究,最后提出个人见解,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德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本文首先从德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现状分析上入手.在第二章探讨了德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的建立的背景、制度的组织结构和监控与财政维持,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河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调查入手,对河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现状进行分析和整理,找出存在问题和不足,并
该论文主要研究如何在中国初中阶段推行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导言部分,首先交待了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然后在归纳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综合科学课程定义和提出综合程度指数的基础上,给
论文以竞技运动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在竞技运动本质属性、价值等基本概念研究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竞技运动者价值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形成与实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