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三步六法”对跟腱炎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zh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组间对照的方法,观察“三步六法”推拿手法治疗组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一种更有效、规范的治疗该病方法。  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门诊的跟腱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方法,观察组给予“三步六法”特色推拿手法,治疗频率4次/周,疗程4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等量表评价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治疗前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情轻重等基本临床资料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在临床观察中“三步六法”推拿手法组VAS评分低于常规手法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步六法”推拿手法在及时镇痛效应方面更优于常规手法组;当首次治疗、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4周,“三步六法”推拿手法组AOFAS评分高于于常规手法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步六法”推拿手法在改善踝关节活动效果优于常规手法组,尤其在短期内疗效更佳;通过“三步六法”推拿手法组患者VAS评分、AOFAS评分对比,在时间因素效应下,“三步六法”推拿手法组患者VAS评分、AOFA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治疗组患者VAS评分、AOFAS评分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三步六法”推拿手法随着时间变化,后一次治疗效果优越与上一次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两组总疗效经秩和检验分析得出P<0.05,两组有治疗方案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3.3%和20.0%,对照组的愈显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0.0%和46.7%,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疗效,其中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就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而言,“三步六法”推拿手法组有更明显的优势。  结论:三步六法治疗跟腱炎与常规推拿手法相比,起效迅速,疗效显著,稳定安全,三步六法特色推拿手法治疗跟腱炎,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拟水蛭活络汤对缺血性中风小鼠模型的神经功能恢复及脑保护作用。方法:(1)缺血性中风模型制作:运用光化学法制作缺血性中风小鼠模型。(2)分组与指标测量:除正常组外,其余造模成功小鼠分为模型组、低剂量(2g/kg)组、高剂量(4g/kg)组、阿司匹林(15mg/kg)组,连续给药28d,其中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蒸馏水(0.2ml/10g)灌胃。每组在造模后的第1d、7d、14d、21d、28
周朋教授认为多发性抽动症源于肝风,但由于小儿体质殊异,辨析时需考虑小儿体质,首分虚实进行详细论治.因小儿素体旺盛,易从火化,加之肺脾易伤,聚湿成痰,郁而化火,故临床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