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较高的比强度等特性,在航空航天和飞机工业领域应用广泛。铝合金密度是钛合金密度的2/3,在汽车和运输行业具有巨大的减重潜力。目前,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而通过焊接方法获得铝合金与钛合金的复合构件,可以综合二者的优点,有效减少汽车和飞机等部件的重量。因此,钛/铝焊接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TAW)和AlSi12焊丝对5052铝合金和Ti6Al4V钛合金板材进行了高效连接。研究了Al5052/Ti6Al4V的焊接机理,探讨了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组织,拉伸性能和断裂行为的影响。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采用AlSi12焊丝进行了Al5052/Ti6Al4V搭接焊接研究。焊接接头分别表现出熔焊和钎焊的双重特征,分别表现在接头的铝合金和钛合金母材上。钎焊区形成了连续反应层,EDS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反应层为Ti(Al,Si)3金属间化合物(IMC)层,该物相中部分Al原子被Si原子所取代。随着焊接热输入的增加,反应层厚度从1μm增加到3.5μm。进一步通过EPMA分析确定了焊缝和IMC层中铝、钛、硅元素的含量。在优化的焊接热输入条件下,最大拉伸剪切强度为376Nmm-1,焊接接头断裂于Al5052母材。此外,测量了焊缝的硬度分布,界面处IMC反应层的形成导致了Al5052/Ti6Al4V界面处的显微硬度高于焊缝和Ti6Al4V母材。采用AlSi5焊丝进行了Al5052/Ti6Al4V搭接焊研究。焊缝微观组织分析表明,在Al5052/Ti6Al4V界面处形成不均匀的反应层,而Ti(Al,Si)3 IMC反应层中部分Al原子被Si原子替换。随着焊接电流的升高,IMCs层的厚度从不足1μm增加到大于5μm。在50A60A焊接电流范围内,可以获得优质的Al5052/Ti6Al4V焊接接头。在优化的焊接参数下,接头抗剪强度高达293Nmm-1,且接头断裂于焊缝区。此外,由于IMCs反应层的形成,Al5052/Ti6Al4V界面区显微硬度相对较高,而焊缝和Ti6Al4V母材的硬度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