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幼互动指幼儿园中教师和幼儿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前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学前教育信息化是指依据幼儿发展的规律,在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以优化学前教育效果,提高学前教育效率,并最终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易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本研究以现有研究为基础,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当前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学的整体影响研究,师幼互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有关信息技术对师幼互动的影响研究还较少。本研究将量化分析与质性分析相结合,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和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iFIAS)为主要研究工具,结合观察法、访谈法从师幼互动时间、师幼互动行为以及师幼互动氛围三方面对五节未使用信息技术和五节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利用研究数据对未使用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进行比较发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时间相对缩短、教师语言在有无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均占主导地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技能水平更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师幼互动氛围在有无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中均较融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中技术应用情况差异大六点。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影响则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其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师幼言语互动协调性增强、师幼言语互动质量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丰富了师幼互动的方式。其中师幼言语互动质量提升主要可从教学风格更有利于幼儿发展、教学情感气氛更加融洽、教师提问技能提高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其消极影响则主要包括师幼互动时间减少、师幼互动质量差距扩大、教师的主导作用降低、无助于教学的混乱时间增加四方面。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首先明确信息技术对于特定教学活动的适用性,在确定信息技术的使用有益于教学活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使用效果,具体可从提供设备支持,营造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正确认识;完善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三方面着手。其中教师培训应从思想上,树立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正确认识;技能上,提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方法上,引导教师开发信息技术相关课程三方面展开。完善教学过程则应从增加信息技术使用类型,丰富师幼互动方式;增加幼儿表达机会,提高幼儿表达能力;合理运用过渡时间,降低无效沉寂及混乱时间比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质量的积极影响,降低其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