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费总量投入不足和来源结构性矛盾,是各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中面临共同的问题。但是仅从投资体制改革的具体环节来考虑不利于改革的深入进行和宏观把握,所以有必要对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模式进行梳理和归纳。本研究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及模式为主要对象,具体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等。第二部分是国别研究。以分权型国家的代表美国、集权型国家的代表法国和混合型国家的代表日本为对象,探讨国外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及模式。第三部分是历史梳理。在对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三大理论介绍的基础上,以政策文本为依据,回顾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历程,分析所取得的成效。第四部分是现状分析。从经费总量和经费结构出发,揭示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根据“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内在理论体系,界定和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模式。第五部分是案例研究。试图以福建省为案例,来进一步分析和论证我国公办、民办和混合型高等教育机构投资体制的改革状况和各种模式的利弊。第六部分是政策建议。通过国别比较和案例分析,提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预测改革的未来走向。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实践中,成效与问题并存。通过政策文本梳理和高等教育经费“量”的分析,揭示出制约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法律法规约束力软化、各行为主体责权利关系尚未理清;通过“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内在理论的建构,尝试性地归纳出具有普适性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模式的类型,即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型;通过国别比较和案例分析,总结出国内外改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模式上的同质性,并且提出了既符合我国实际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