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研究表明,红米中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一般要比优质白米高,是比较理想的保健食品资源之一。硒是生态环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我国是缺硒国家,目前公认为通过吃饭补硒是最直接、有效、经济、安全的途径。然而关于红米富集硒能力强弱以及富硒过程中对其他营养物质的代谢的影响的报道还较为鲜见。本试验主要采用红宝石(红米)、621A/319(红米)和蜀恢527(白米),初步研究了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喷施亚硒酸钠对红米水稻籽粒中硒及其他矿质元素和红米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在水稻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研究不同水稻吸收硒的能力,结果表明,在齐穗期喷施亚硒酸钠更有利于增加糙米中硒含量;红宝石糙米中硒含量的增加最为显著。红宝石和621A/319在孕穗期试验所施用的亚硒酸钠浓度范围内随着亚硒酸钠用量的增加,其糙米中硒含量也随之增加。而在孕穗期喷施较高量的亚硒酸钠使蜀恢527糙米中硒含量呈现一定的下降。齐穗期这三个水稻糙米中硒含量均随叶面喷施亚硒酸钠量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在使糙米中硒含量增加的同时,也使米糠中的硒含量增加更为显著。在这三个水稻品种的米糠中的硒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糙米的硒含量。说明硒主要积累在米糠中。2.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增加水稻糙米中硒含量的同时,三个品种水稻糙米中的铁和锌元素的含量显著的降低。水稻糙米中铁和锌元素含量下降的程度因水稻的基因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以红宝石受喷施亚硒酸钠的影响较大,表现为其糙米中硒含量增加最大,铁含量下降最多,中的锌含量也显著的下降。在这三个品种(组合)中锗元素的含量并没有因亚硒酸钠的施用发生显著变化。3.亚硒酸钠的施用没有显著性的影响红米中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花色苷的代谢。但使红米糙米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