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DP-TBD)算法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lhtlu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雷达技术的迅猛发展,弱目标的检测与跟踪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检测前跟踪算法更加高效。当检测与跟踪的目标的信噪比较低时,它能通过对雷达多帧数据的连续处理及沿可能的目标航迹积累能量来同时实现目标的检测与跟踪。其中研究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因为它相对其他算法而言在硬件上易实现,在计算量和存储量上也相对较小。本文对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进行了更加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有:(1)对检测前跟踪算法(TBD)与先检测后跟踪算法(DBT)这两种方法进行的优缺点的比较分析。分析了基于Hough变换的TBD算法、基于三维匹配滤波的TBD算法、基于粒子滤波的方法TBD算法和基于动态规划的TBD算法这四种算法优缺点。搭建了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目标运动模型及量测模型。(2)针对传统基于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的能量扩散效应,提出了三种改进算法。第一种改进算法是在传统动态规划算法中引入新的权重系数对其进行方向加权。针对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检测性能不高的缺点提出了第二种方法,基于三帧积累的检测前跟踪改进算法。该算法通过将二帧递归积累改为三帧递归积累提高了信噪比。为了进一步提高帧间的数据关联性提出了第三种改进算法,基于指数平滑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利用预测值和当前帧对应的值的关系更加充分利用了目标的运动性提高了算法的性能。(3)对多目标的检测前跟踪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极值法,但是极值法的缺点是无法有效检测目标航迹相交或目标临近的两个目标,针对这一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剔除法。剔除法是先对目标的强度进行对比,将强度最大的当成目标检测出来,然后将其从观测数据中剔除。如此重复直到检测出所有的目标。
其他文献
为了有效降低三相电流型PWM整流器(CSR)功率管的电压应力,提高CSR运行可靠性,在详细分析了三相CSR功率管换相过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SVPWM)的三相CSR低电压应力控制
基于对现有多峰值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方法不足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功率闭环控制的动态MPPT跟踪策略。该方法采用功率闭环方式实现全局最大功
<正>2017年12月9日,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权威奖项,第十一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在北京公布评选结果,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德敏教授获"杰出成就奖"。
继J7、J5之后,三星决定再次将Galaxy系列的价格往下砍掉一点,于是就有了入门型新机“Galaxy J3⑥”。至于为何型号后面会有一个圈六,还需等三星做进一步的解释。在规格方面,Galaxy J3⑥采用了5英寸720P屏幕,Super AMOLED材質和视觉窄边框设计算是一个卖点。可惜,骁龙410处理器、1.5GB内存、800万像素摄像头的参数就不怎么提气了。好消息是,该产品支持存储卡扩充,N
目的:探讨FGF2/FGFR1/ERK在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信号转导机制及肾元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高糖(30 mmol/L)诱导HK-2细胞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建立模型,分为正
<正>Ig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常见形式,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的患者约占40%~45%,镜下血尿和蛋白尿的患者约占35%~40%,其余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急性肾衰竭[1]。其发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