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科技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直接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各个国家已经不约而同相继启动科学素养培养计划。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现在及未来的整体水平,而一个国家要想在关键科学技术、国际竞争力及各个领域领先世界,就必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学段间知识内容、技能、情感的衔接,也有助于学科间知识交流、理解、发展的融合。小学阶段从一年级开始已经开始学习科学课,但是科学素养的综合培养不单是一门学科或几门理科学科的职责,语文课程同样也应承担起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说明文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培养科学素养的教学资源,通过听、说、读、写的全面系统深入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打开科学视野、广泛阅读、积累知识经验等内容,有益于学生综合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演绎能力、想象创造等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培养的求真探索、质疑批判、竞争合作等科学精神。说明文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准确性、严密性的语言特点,知识内容丰富且科学性、时代性、实用性强。但根据调查、访谈、资料分析发现小学语文教师普遍不重视说明文教学,存在着文本解读浅显、教学流程单一、学习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没有充分挖掘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尤其是阅读材料方面推荐指导,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不够重视;课堂问题设计方面缺少逻辑性,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养成不够关注;人文精神方面挖掘不够丰富,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引导不够到位。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一般教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都缺乏关注,因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由其教学内容的内在要求所决定,它应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篇论文是关于小学说明文教学在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内容主要分为绪论和四部分,分析了当前小学说明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注意的问题。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先对小学语文说明文教学与科学素养做了整体概述,界定了说明文、小学说明文教学和科学素养三个核心概念,叙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主要是结合学生版和教师版的调查问卷及部分教师的访谈情况,论述了小学说明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接着笔者重点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文本解读、任务驱动、资源整合、多元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学说明文教学具体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最后主要从学生情况分析、具体文本解读和说明文文体特征三方面提出了在小学说明文教学应用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