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多层覆盖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污染沉积物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epseaxi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国地表水体沉积物的污染程度亦日益加剧,随着外源污染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治理效果的不断提高,内源(沉积物)污染的治理问题将日益突出。目前削减内源污染物释放的方法有自然衰减、疏浚和覆盖等技术。自然衰减法适用于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且沉积和稀释作用较快的环境;疏浚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沉积物再悬浮对水体造成污染、沉积物运输处理过程造成二次污染以及疏浚费用高等。覆盖法是当今的研究热点,由传统物理掩蔽厚层覆盖发展到现今的活性吸附剂薄层覆盖,目前活性吸附剂薄层覆盖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活性吸附剂费用高;(2)吸附剂利用率不高;(3)不均匀覆盖导致沉积物污染物直接释放以及底栖生物扰动促进污染物释放。为此,课题组提出了生物活性多层覆盖技术,以生物沸石和河沙为覆盖材料,通过生物沸石和河沙的协同作用修复污染沉积物。本课题以扬州古运河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现场监测和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论文主要成果包括:(1)扬州古运河水体呈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低DO和上覆水低污染物负荷均会促进沉积物中氮、磷、铁和锰污染物的向外释放;在DO<5mg·L-1条件下,扬州古运河沉积物中氨氮都是释放的;在DO<1mg·L-1条件下,沉积物向上覆水体释放磷、铁和锰污染物,在DO=25mg·L-1条件下,上覆水体中磷和铁汇入沉积物中,但锰污染物则呈现释放和汇入交替变化。(2)生物活性多层覆盖技术修复扬州古运河污染沉积物是可行的,河沙与生物沸石覆盖的最佳组合方式为生物沸石在下河沙在上。作用机理是:通过生物沸石和河沙的协同作用修复污染沉积物;上层河沙主要作用为物理覆盖,下层生物沸石具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方面作用。(3)生物活性多层覆盖技术不仅对上覆水的氮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对铁、锰污染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另外,对沉积物中氮、磷等污染物有一定的削减效果,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修复污染沉积物的技术。(4)室内试验条件下(水温2227℃,DO=14mg·L-1,pH78),当上层河沙覆盖强度为10kg·m-2,下层生物沸石覆盖强度为2kg·m-2时,生物活性多层覆盖技术对上覆水体中总氮去除率为67.59%、硝氮去除率为79.53%。
其他文献
滔滔汉水,奔腾不息,汇入长江,流向大海,曾淘尽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而今,钟灵毓秀的汉水,伴着市场经济的大潮和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仍高奏着时代的凯歌。在她恢宏磅礴的旋律中,
我从没有写过武侠小说。没有写过武侠小说是因为我不懂得武术。不懂得武术是因为接触武术界的朋友太少。我爷爷曾经对我说过:你要写武侠小说非得和一个武师什么的睡几个晚上
据Medscape.com10月25日报道(原载Nat Med 2004),该结核病亚单位疫苗Ⅰ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成年人中,无论有无卡介苗(BCG)接种史,均能引起很强的免疫反应。
目的探讨激光氧液对慢性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随机将150只21日龄SD大鼠分为模型激光氧液组(A1组)、模型糖水组(A
青海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主要民族包括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汉族等等,其民居多样化导致其多样的文化形式,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丰富
旅美学者任觉民、孔一士先生合写的这篇文章于去年发表在香港杂志《抖擞》五月号上。文章对西方“工业式农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对“超工农业”或“生态农业”这个新
室小诗书大檐低天地宽——引自郑自修诗三伏酷暑,黄鹤楼下,一条坎坷不平的陋巷引我钻进了一间小小的工棚式的小屋。顿时,一股热浪扑来,胸口发闷,汗如雨注。但见主人上穿背心,
电离层延迟对单频导航用户影响巨大,而导航系统自身提供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如Klobuchar模型其改正效果有限,难以实现高精度的定位结果。当前主要的实时精密电离层延迟改正
内蒙古准格尔旗地处西北干旱沙漠区,自然生态环境较脆弱,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自然环境、资源以及城市发展呈现出多方面矛盾,城市转型发展的形势严峻。作为煤炭资源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