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主支持。自主支持指的是人们对于他人自主性的支持行为。这个术语来源于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是由Deci和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最早出现在心理学领域,后来逐渐被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教育领域。教师的自主支持在国外研究者中越来越被重视。但在中国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根据教育部2001年提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一个重要的改革目标。所以教师的自主支持在这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除此之外,英语是高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自主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对英语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进行了研究。为了研究英语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本研究提出了三个研究问题:(1)教师如何感知他们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的自主支持行为?(2)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对学生的自主支持行为是什么样的?(3)英语教师自我感知的自主支持行为与实际英语课堂上对学生的自主支持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原因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184名高中英语教师受邀参与到本研究中。本研究所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问卷、访谈以及课堂录像。问卷被用于调查英语教师自我感知的课堂自主支持行为。课堂录像用于记录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自主支持行为。研究者借助SPSS16.0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课堂录像进行转写和编码。通过对比,研究者发现英语教师自我感知的自主支持行为与实际教学中自主支持行为的差异。为了总结出差异存在的原因,对课堂录像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访谈。本研究的三个主要发现可以总结如下:(1)在英语教师的感知中,他们在课堂上采取的自主支持行为多于自主抑制行为。并且他们认为最常用的自主支持行为是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兴趣,其次是允许学生批评和独立思考。而提供选择是被感知到的最少使用的自主支持行为。对于自主抑制行为,英语教师感知到最多的是强加。而抑制学生的批评和独立见解是被感知最少使用的自主抑制行为。(2)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采取自主支持行为多于自主抑制行为。对于自主支持行为,最常用的形式是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兴趣,而提供选择以及允许学生批评和独立思考这两种形式相差无几,但却比促进理解和兴趣少得多。对于自主抑制行为,最常用的形势是强加,而抑制学生的批评和独立见解相对较少但相差不大。(3)英语教师自我感知的自主支持行为与实际的自主支持行为的主要差异在于英语教师感知到他们采取更多的允许学生批评和独立思考的行为,但在实际教学中,他们却采取了更多的抑制学生批评和独立见解的行为。这些原因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教师的个人性格,教师的个人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及教师的压力。本研究给我们一些启示。对于英语教师而言,本研究能够激发起他们对于英语课堂上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重视,并且可以引导他们提高自主支持行为的努力方向。对教育管理者而言,本研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提高教师支持学生学习自主性能力的可行性措施,比如为教师提供一些有关自主支持的培训课程。对于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研究者而言,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教师的自主支持。希望这个初步的研究可以抛砖引玉,激发起越来越多中国研究者对于此领域的的注意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