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时角度论归化与异化——以《红楼梦》三个译本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不同的语言形成的背景迥然不同,因此每种语言都有着鲜明的历史,地理,宗教和习俗的特点。翻译作为可以沟通不同语言与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总的来说,翻译中的文化与语言的转换有两种基本策略:归化和异化。应采用归化,顾及读者的接受习惯,还是采用异化,保持原文的风貌,最大限度传达原文特定的文化内涵?这是问题的重点。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策略引起了译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这两个策略的交锋也无偃旗息鼓的迹象。 这篇论文试图从《红楼梦》百年翻译史入手,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不同时代的译者如何选择这两种策略。本文选择了《红楼梦》翻译史上三个不同时期的翻译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这三个版本分别是乔利版、麦克修姐妹版、以及霍克思版的《红楼梦》。 文章在一开始概述了国内外翻译界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红楼梦》及其翻译史。作者讨论了不同时期选出的《红楼梦》的三个翻译版本,讨论内容包括作者的翻译目的和这三个版本产生时的历史背景。接着,论文结合典型例子,对归化和异化的在不同版本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来印证归化和异化是受时代背景所影响这一结论。作者在文章最后总结,在《红楼梦》翻译的不同时期,译者对归化和异化的策略的选择一直在改变。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译者翻译的目的、读者的期待、出版社的要求都会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作者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翻译策略有不同的存在价值。在比较两种策略时,为了做到分析更客观些,应引入历时的视角。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视新闻访谈节目越来越普遍,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众传媒领域,在语言学领域,大部分研究以话语分析、语用学、社
作为美国现代著名女性作家之一,薇拉·凯瑟对美国文学有很大的影响。她在纳布拉斯加草原上的早期生活使她成为一位自然的爱好者,这段时期在她生态意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
从50年代以来,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便广受各种批评方法的解读。其中支离破碎的语言、令人费解的剧情均是贝氏戏剧与众不同的特点。在贝克特的多部剧作中,时间与主人公的命运紧
学位
本文选取《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依据描述翻译学理论及功能目的理论,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对其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分析比较两个译本的翻译策略并探讨影响这些策略的制约因素。
学位
长期以来,戏剧翻译,尤其是以舞台演出为目的的戏剧翻译,在翻译领域中一直没有受到学者们足够的关注。文学翻译家倾向于把戏剧翻译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翻译,这就混淆了戏剧翻译
本文以罗伯聃英译《红楼梦》第六回为研究内容,从汉字注音体系、翻译风格特点、对外汉语中翻译的特点这三个方面分析此译本。  第一部分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分析汉字注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