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蟾酥中有效成分群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筛选出三种蟾毒单体的最佳配伍。方法:分别采用体外MTT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测定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这三种蟾毒单体不同(时间点)浓度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而后又探讨了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两两配伍对二者作用的影响。最终又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分别对这三种蟾毒单体一同配伍的抗肿瘤效果及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①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作用细胞24h后的IC50值分别是:1.560×10-8、1.393×10-6、8.128×10-5,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能显著抑制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增殖,三种单体对肝癌细胞均存在着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随着时间的延长或浓度的增加,抑瘤作用增加;在小鼠扭体镇痛实验中,三者均随着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显著增加。②不同配比的两两组合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影响不大,与单独使用的抑制作用无明显的差别。而成分之间的配伍对镇痛作用有明显的影响,其因比例的不同而呈现抑制和促进较复杂的影响。③正交试验结果证明当三种成分在较低浓度以1:1:1的比例配伍时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好;而对小鼠的镇痛作用,脂蟾毒配基在较高浓度时,与华蟾酥毒基、蟾毒灵按近4:2:1(0.52:0.219:0.11)的比例配伍时效果较好。结论:三种蟾毒单体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镇痛作用显示,蟾毒灵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华蟾酥毒基,相对于前二者,脂蟾毒配基的作用相对较弱。本实验筛选出了较为合适的抗肿瘤及镇痛作用的配伍比例,但同时发现配伍后的作用效果和单独使用的效果相差并不是很大,因此在单体分离技术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结合实际的工业大生产或者新药研发等需要,更为广泛地选择蟾酥有效成分群的配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