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的资金组合配置产生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导致不同的资金成本、利益冲突以及财务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其中降低企业成本、去融资杠杆、提升资本效率成为资本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都将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而言,长期以来的融资难、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渐显现,成为制约其持续发展的因素。另外,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解决委托人和人之间代理冲突的激励机制,其对于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始终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不断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愈加完善,这也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伴随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山东省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逐步成长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但在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资本结构与高管持股对山东境内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选取山东省上市公司为例,探讨资本结构、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本文基于资本结构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股权激励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采用山东境内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高管持股现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文章选取2005-2015年山东省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以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高管是否持股、董事长是否持股、监事是否持股为自变量,以股权集中度、公司规模、区域经济增长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资本结构、高管持股和公司绩效相关性的计量模型,对此进行相关性研究。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分时间段的检验、不同行业的检验。 本文实证结果发现,资本结构与上市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当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与权益乘数提高,将对公司绩效带来负面影响。而高管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长与监事的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建议从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加大股权激励制度实施力度等方面来提高上市公司绩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