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旅游体验的研究应该回归到旅游者本身,应该指向旅游者自身的幸福与满足——带着这样的思路,旨在透过深入探索旅游体验的形成与运行模式,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以“局外人”的视域重新看待旅游活动、审视自身的机会,并为旅游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采用了社会学中日益兴起的质性方法,以格式塔疗法的理论为分析框架,透过再现两个个案近一年的心路历程(包含旅途中的旅游体验),梳理出他们特有的旅游体验的形成和运作方式,归纳出结论。
研究发现,旅游体验发生在个体与环境的“接触界限”上,因而,“盔甲”(特定的世界观和感受系统,既保护自己,又阻止个体与环境接触)的强弱决定了个体与环境及自己内心接触的深度与广度。而“盔甲”由个体过往经验形成的内在“保护自我的力量”与面向当下与未来的“实现自我的力量”的运行张力形成,它当下的厚度也是由这两种力量的强弱比例决定的。因此,旅游体验本质上被个体内在的上述两种力量决定。在此基础上,非惯常环境发挥它的特有作用,透过提供休整与沉淀的空间和新接触的机遇两种方式,“给予”旅游者内心真正期待,并且是真正需要的体验。
进而,由于不同旅游者内在两种力量的强弱差异,笔者依据逻辑和事实将旅游者分为“漂泊型旅游者”、“逃避型旅游者”、“放松型旅游者”和“成长型旅游者”四种类型,并一一对应着四种旅游体验以及该体验对旅游者日后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