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在马克思看来,资本有着很深的社会意义。本文以资本本质为核心,重点论述了西方经济学层面上的资本内涵、马克思对资本的理解、资本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资本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文辨析了资本本质的内涵,客观分析资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都是从资本、货币去说明价值,仿佛资本是一种天然的存在,把生产要素当作价值的源泉,形成了要素价值论。这不仅消解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也导致西方经济学内部对资本定义的莫衷一是。马克思从劳动价值出发,说明了资本的产生和本质,使资本并不止步于经济层面,更强调了资本的社会意义。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他从商品出发,分析了资本运动的矛盾,揭示出资本运动矛盾的解决,这种解决正体现了资本的本质。马克思强调资本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本既然是一种社会关系,那它必然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顺应社会生产力而来,也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走。在今天资本仍然是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整体水平的,马克思所讲的资本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础,资本支配社会资源、支配现代经济社会的运动,构造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体系。资本主义社会很自然地会极力保护资本的存在和发展,资本弱小时,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就主张保护主义,资本强大时资本主义国家制度便要求自由市场。资本创造了无数的社会财富,也产生出无穷的经济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资本在社会中的话语权现在仍然存在,它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真正的问题。资本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跨越的一个阶段,资本不仅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可以运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运用资本的最终目的也是不同的。由于资本本质的特性,社会主义社会在运用资本的过程中也难免遭遇资本的负面效应。这就要求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积极运用资本正面作用的同时,防范资本的负面作用。这种对资本“发展”与“限制”之间平衡建构需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度不断的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