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序设计课程从内容到教学方式多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但教学成效一直存疑。教的太过“宏观”,学生不易看清技术本身的特征、特点,难以形成认知概念。教的太过“微观”,学生会陷入技术细节,反而会难以把控全局。尤其是以技术素养而非信息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更需要仔细考虑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改变。由于信息处理的技术过程一般比较复杂,往往难以让学生从细微处循序渐进的进行系统学习。所以对于培养信息处理思想,为将来学习与工作打下基础的学生来说“中观”层面的学习就成为一种新的选择。本文提出的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正是这种“中观”层面的教学。本论文进行了以下工作用于支撑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应用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表明编程教学的问题,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即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应用研究,进而构建出论文研究课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要求,相关文件的阐述及指导、信息技术支持的体验教学借鉴三方面的背景研究,表明研究意义;梳理了体验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进行设计与规划。 对本研究有关的概念、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概括与综述,建构了有关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体验教学理论及其模型的研究分析,在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特征及适用范畴的指导下,从相关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层面提出了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模型,期望该模型可以为有关人员在设计科学、合理的编程教学课程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对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课程设计框架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的课程过程模型和课程活动模型,提出了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的设计原则。以此,用于指导《数据库技术概览》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探索。开发设计《数据库技术概览》编程体验课程,规划与制定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验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选择其中部分内容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用以检验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实践效果。通过设计问卷用于调查被试学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证实了编程体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有关编程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情感;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能力、反思能力的培养。 结果表明对于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效果在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研究内容与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对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所取得的效果与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体验教学模式下的编程教学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