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以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i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深度和广度日益扩大、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国内外对溢出效应的研究到了何种程度?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否真的存在?影响溢出效应发生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它是如何在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之间发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又是否具有经济效益?本文就在上述背景下,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具体的经济状况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对以上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分别给出了回答。 本文对国内外的FDI理论和技术溢出效应理论及实证研究作了回顾和分类综述;分别总结了历年来我国及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吸收FDI的实践情况;在借鉴国外学者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扩展,建立了一个以专利申请数量为因变量,上一年FDI数量等为自变量的技术溢出效应衡量模型;采用时间跨度近十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4.0,应用最小二乘法,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各细分行业数据进行回归计算,检验了其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与否;通过测算行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来分析技术溢出效应的经济效益;对影响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论述了溢出效应发生的微观机理;最后给出了进一步强化技术溢出效应的对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四组回归分析分别得出——在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存在着并不显著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在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该效应基本不存在;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具有显著的正技术溢出效应;而有线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却具有显著的负技术溢出效应。FDI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与内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差距成反比;与我国的人力资本存量、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开放度成正比;此外,国内的市场竞争程度,我国的环境、体制和制度,跨国公司方面特有的因素等也都影响着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技术溢出通过示范—模仿效应、竞争效应、联系效应、培训—流动效应、以及合作研发效应,在跨国公司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之间得以发生。另外,技术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它为中国无线通信终端设备制造业带来的每一单位的技术进步都会使该行业产生1.53个单位产值的增加。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是:建立了一个技术溢出效应评价模型;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了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及各细分行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并对具有差异的分析结果给出了解释;分析并评价了通信设备制造业溢出效应的多个影响因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发生的微观机理的研究作了探索性尝试;计算出技术溢出效应对通信设备制造业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建立了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FDI技术溢出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利用技术溢出与进行自主创新不是两个相互排斥的过程,在技术溢出效应较强时也不会影响到自主创新的进行”这一理论观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选择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长期以来,人们把金融定义为资金的融通。但是,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进行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金融,这种资金在时间和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随着收入的增长逐渐提高。但是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重大的污染事件时常见诸报端。那么,我们国家是否必然要走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呢?答案是否定的。十八大报告就提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
学位
一、重点单词  1 稀罕的;珍贵的
期刊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着我国内外经济状况的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走势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8——2002年末,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情况,资本外逃严重,人民币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