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的蛋白质营养包括适宜的蛋白质组成和适宜的蛋白质水平,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理想蛋白模式上,而在保证理想蛋白模式的情况下,确立适宜蛋白水平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两个单因子试验对6.5~10kg仔猪适宜蛋白质需要量进行研究。试验一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6.5~10kg仔猪生产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用80头6.5±0.5kg、21±1d、DLY(Duroc×Landrace×Yorkshire)断奶仔猪,随机分到5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分别接受不同的饲粮处理。生长试验期14天,生长试验结束后每重复挑选一头中等体重公猪进行为期6天的代谢试验。5种饲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4%、17%、20%、23%、26%,各饲粮中氨基酸模式一致,TDlys:TDSAA:TDThr:TDTrp=100:57:62:18.5,TDlys/CP=5%,其余TDEAA与TDlys之比不低于NRC(98)推荐比例。试验二研究不同蛋白水平对6.6~10kg仔猪整体蛋白周转代谢、血液生化指标及腹泻的影响。选用25头6.6±0.5kg、21±1d、DLY断奶公猪,随机分到5个处理中,每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处理及饲粮同试验一,试验期14天。结果如下: 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与饲粮蛋白水平的变化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变化规律(p<0.01),蛋白水平分别为20.38%和21.86%时可获得最大日增重和最大饲料利用率。不同蛋白水平极显著影响了仔猪对养分的利用率(p<0.01),DM表观消化率、能量表观消化率、能量表观代谢率、ME/DE、氮表观代谢率、蛋白质表观生物学价值均随蛋白水平增加而线性下降(p<0.01)。氮表观消化率与蛋白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蛋白水平为18.07%时氮表观消化率最高。26%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14%和23%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达到26%时各种养分表观消化率大幅下降(p<0.01或p<0.05)。总排泄氮/摄入氮以及6.5~10kg阶段累计氮排泄总量均随蛋白水平增加而增加(p<0.05)。6.5~10千克阶段累计粪磷排泄总量随蛋白水平增加先减少后增加,23%蛋白组累计磷排泄最低。蛋白水平从14%增加到26%时,仔猪整体氮流量(WBNF)、整体蛋白合成量(WBPS)、整体蛋白降解量(WBPB)、整体蛋白沉积量(WBPA)、PA/PS先增加后下降。整体蛋白周转代谢各项参数最高值出现在23%蛋白组。仔猪生产性能与WBNF、WBPS、WBPA、PA/PS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关系(p<0.05或p<0.01),从动态代谢角度评定的6.5~10kg仔猪蛋白质需要量为23%。不同蛋白水平显著影响仔猪血清总蛋白、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