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竞争风险模型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转归研究中,深入分析影响非AD向AD转归中的因素,为老年人AD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竞争风险模型与Kaplan-Meier法拟合结果比较,说明多状态竞争风险模型在具有多种潜在结局的纵向资料研究中的优势,为其他类似慢性病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因素的探讨和结局预测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利用太原市600例社区老年人的6次随访数据,以轻度和中重度认知损害即非AD状态作为一个暂态,AD与竞争风险事件死亡分别作为两个吸收态,构建竞争风险模型,获得模型参数,分析非AD向AD转归的影响因素和进行结局预测;同时比较竞争风险模型与Kaplan-Meier法拟合的AD累积发生率。结果:经单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在0.10的检验水准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经济收入、读书看报、高血压、脑溢血、糖尿病、收缩压对非AD状态向AD状态的转移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多因素竞争风险模型筛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高血压、读书看报和收缩压对非AD状态转移到AD状态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越大、女性、文化程度越低、患有高血压、不经常读书看报者从非AD状态转移到AD状态的风险越高。同时根据多状态Markov模型估计了转移强度和3年转移概率。通过比较竞争风险模型与Kaplan-Meier法拟合结果发现,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两种方法得出AD的累积发生率的差别也逐渐增大,K-M法高估了AD的发生率。结论:根据AD转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疾病的重点防治工作。竞争风险模型对具有多种潜在结局的纵向资料分析更为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