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姓名:张茜导师:卢宝祥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教育管理年级:2011级中小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发展中小学教育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的教育水平,保持国家繁荣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发展不平衡。许多地区由于国家财政性教育资金和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导致公办中小学教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中小学教育的需求也向着高品质、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民办中小学教育开始高速发展。在民办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一种由公办学校和民间资本合作经营的“名校办民校”出现了。“名校办民校”既具有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具有民校的灵活地办学体制,一出现便对我国中小学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名校办民校”一方面能够弥补公办中小学教育的不足,满足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优势明显,对公办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产生了冲击,对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产生了双面的影响。“名校办民校”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历史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放任其无序发展或是一味遏制,都是不利于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名校办民校”的产生背景、理论依据、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名校办民校”发展过程中的弊端,并寻找解决的对策。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首先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和整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文献内容进行分类的评述,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理论的依据和指导。同时,对本研究中涉及的“名校”、“民校”和“名校办民校”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回顾了“名校办民校”产生的历史背景、相关政策和理论依据以及回顾其发展的历程;第三部分前两个部分的研究,总结了“名校办民校”在发展过程中队我国教育事业所产生的利弊;第四部分通过对美、英、法和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中民办中小学教育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综述,找出规范民校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名校办民校”的发展提供参考;第五部分从国家宏观政策和学校自身管理两个方面阐述了规范“名校办民校”发展,消除其弊端的策略。